沈括 简历_【中医宝典】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率兵击败西夏进犯。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牵连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9.html

张耒作品风格

...壮儿”以同情等等,等等。也正因为其“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粜官粟有感》)悯农意识,才使他在政治观点上追随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在实践中则主张富国强民,改革弊政,以减轻人民负担,这与司马光等人纯粹因循守旧乃是有着本质区别。...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50.html

商鞅变法政治措施_法家_【文学360】

...定贵族身份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怨恨。《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真正原因。 三、改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42.html

李觏评价

...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理论基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时光如赤溪长流,风月与青山依旧。然而,往事如烟,物非人杳。风月亭,亭以人名,古往今来慕者如云。观景凭吊,睹物思人,扼腕长叹。骚客诗云:“惟昔有鸿儒,其甫曰泰伯。语言妙天下,酌古漱琼液。上排...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49.html

陈师道人物轶事:不著渠家衣

...赵挺之是王安石变法拥戴者,与保守派苏轼、黄庭坚等结怨甚深。早在担任监察御史时,赵挺之就曾数次弹劾苏轼——或罗织罪名说他起草诏书“民以苏止”是“诽谤先帝”,或牵强附会说他“辩试馆职策问”大成问题。而苏轼及其追随者也不甘示弱,对赵挺之...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86.html

苏轼乌台诗案

...“新进”,指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一批投机钻营“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学生李定。宋神宗在...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71.html

读孟尝君传赏析_【古诗文大全】

...4、王安石论说文《读〈孟尝君传〉》,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它议论脱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轩昂,被历代文论家誉为“文短气长”典范。一生立志革新变法王安石,十分强调文章要有利于“治教”,要有益于社会进步。他曾说:“治教政令,圣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894.html

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

http://wenxue360.com/author/366.html

泊船瓜洲评析_【古诗文大全】

...是春风吹绿,但是那葱绿禾苗难道不是变法措施产生实效吗? 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非黑白颠倒官场,离开那丑恶,腐朽地方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403.html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写作背景)_诗词_【文学36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变法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55.html

共找到848,1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