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辨证录》润胆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润胆汤【处方】白芍30克 当归30克 柴胡3克 炒栀子6克 玄参30克 天花粉9克 菖蒲2.4克【功能主治】疏肝润胆,泻火通窍。治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身发寒热...
...目录 《医学集成》润木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集成》:润木汤【处方】当归30克,白芍30克,焦白术30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菊花9克,炒栀子6克,五味子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肝润木,清热止遗。主肝气郁结。【...
...目录 《三因极—病证方论》润神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润神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三因极—病证方论》:润神散【处方】人参 黄耆 甘草(炙)桔梗 麦冬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治劳瘵气阴两虚,憎寒发热,口干咽燥,...
...主气——燥。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何会出现秋燥 中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润体丸治诸风手足不遂,神志昏愦,语言謇涩,口眼 僻,筋脉挛急,骨节烦疼,头 恍惚不宁,健忘怔忪,痰涎壅滞,及皮肤顽浓,麻痹不仁。防风(去芦及叉,一两半) 白龙脑(别研) 乳香(别研如麻) 羚羊角末(别研如 粉) 附 香...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润焦汤治三焦实热,目兑 急痛,腰胁热,脊背连膻中烦闷,饮食未定,头面汗出,关格不通,不吐不下;或气逆不续,走哺不禁,或泄泻,溺涩遗沥。地骨皮 半夏(汤洗,七次) 柴胡(去苗) 泽泻(各五两)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甘草...
...中医院眼科主任张梅芳老教授极力推荐的客家春日靓汤。 桑叶为桑树之叶,其干品是中药,它性寒,味甘、微苦,具疏散风热、清肝润燥、清肝明目的作用。作为干品的中药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而新鲜的桑叶入菜或汤羹,都清爽香甜,现...
...目录 《卫生宝鉴》润肌膏 《外科正宗》润肌膏 《疡医大全》润肌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卫生宝鉴》卷十三:润肌膏【处方】珠子沥青120克 白黄蜡24克 乳香6克【制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
...徐 老年上盛下虚,呛咳上气,声哑嗌干,咳则起坐,卧不安枕,溺黄便硬。此由温邪化燥、渐传入腑,脉虚涩,两寸俱大。治仍清上。用生地、麦冬、竹叶、沙参、贝母、玉竹、山栀、甘草、枇杷膏,数服遂平。朱邑尊 疟瘳复感秋燥,虚阳上冒,则为头眩耳鸣,津不...
...目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祛风润面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祛风润面散【处方】绿豆白粉1.8克 山柰1.2克 白附子1.2克 白僵蚕1.2克 冰片0.6克 麝香0.3克【功能主治】祛风润面。治面风(面神经痉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