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死因之谜_古代美女_【文学360】

...表示“苟君家免乎,勿复相顾,宁吾身死耳”;顺治二年,小宛在“秦溪蒙难”时说:“宁使兵得我则释君”,并对冒氏说:“人生身当此境,奇惨异险,动静各功,苟非金石,鲜不销亡,异日幸生还,当与君敝履所有,消遥物外,慎勿忘此际此语。”又清末民初“同光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326.html

中医“火神”派之溯源_【中医宝典】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寿全,字钦安,四川邛州固驿镇(今邛崃固驿镇)人。生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享年87岁。郑钦安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医刘止唐先生(刘氏着有《十三经恒解》及有关子、史、诗文集等书数十种),教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33.html

京城四大医之萧龙友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人才。并在经费困难时慷慨解囊,甚至同孔伯华一起出门诊,集资办校。就这样艰苦的经营着中医教育事业,历时十余年,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他们培养出了数百学员,都成为了下一代中医的中坚人才。两位医学大家的义举,对中医事业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61.html

刘嘉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曾兼任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协作组副组长,上海市中医中药防治肿瘤协作组组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ujiaxiang/index.html

叶天士和薛生白的一段恩怨_【中医宝典】

...在温热派医家中,有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叶天士,一个是薛生白。二人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但因为一次诊病而结怨。 叶天士,桂,号香岩先生,又号上津老人,是清初苏州的名医。叶天士首次创立了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强调重视养阴生津,并留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77.html

京城四大医之施今墨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多优秀中医人才,皆为后一辈的骨干力量。国民党废止中医案事件发生后,施老奔走于南北,联合同道,在南京组织请愿,登报呼吁,引起了民众的呼吁,终使国民党政府撤消此案。 施老在中医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他为人严谨、谦恭,授徒严格、认真,为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59.html

妇产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孕,五问产后;此外,如按脐间动气以诊冲任脉等,都体现了妇科特色。他主张“医药固须对证,而手术亦不可少。此产科学之所以宜兼讲手术也”。清末民初医家陈稚泉(约1860~l930)对于妇科疾病因根据不同性格、体格类型予以不同治疗方面较前人更为重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8.htm

中医外科源流长,医术高超海内闻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要》、张千里的《外科方案》、沈志裕的《疡科遗编》、王绍征的《外科图说》、袁峻的《外科验方》、曹光熙的《外科要览》、叶氏的《七十四种疔疮图说》、卢真人的《疔疮紧要秘方》等。 清末民初,浙江外科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学术水平达到了较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7.html

中医药对联三_医药对联_【中医宝典】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duilian/a11129.html

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全面展开 重点挖掘老中医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日前,科技部已正式批复将“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全面组织实施。 本项目将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学科的力量,以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挖掘和中医药疗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293.html

共找到444,4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