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道的本體。 尊稱修道人的身體。 紅樓夢.第一回:「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
...国语辞典 大道,至善至美之道。 禮記.學記:「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文選.韋曜.博弈論:「當世之士宜勉思至道,愛功惜力以佐明時。」 宋朝太宗的年號(西元995∼997)。...
...国语辞典 官吏處理政務之道。 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舊唐書.卷九十八.盧懷慎傳:「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 古代韓國由漢字組成的一套音節符號。...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
...国语辞典 由道臺所舉行的考試。 六部成語註解.禮部:「道考:從前未設學政秀才,即由各道道臺考取,故曰道考,今設學政謂之院考,然亦間有仍沿稱道考者。」...
...国语辞典 職官名。治理獄訟的官吏。 漢書.卷三十.藝文志:「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崔生告訴道:『家父做了宣德府理官,歿于任所。』」...
...注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菜要求做的越精细越好,这是孔子著名的饮食理论之一。 从孔子饮食之道可以看出,“吃”在儒家——其实包括所有的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和观念上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人生。在中国...
...清明百姓安樂的國家。 荀子.富國:「其耕者樂田,其戰士安難,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其卿相調議,是治國已。」...
...无父子之泽乎! 4、六反:今学者之说人主也,皆去求利之心,出相爱之道,是求人主之过父母之亲也,此不熟于论恩诈而诬也,故明主不受也。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法;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官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霸王...
...3、墨家的“为贤之道”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而法家的尚贤标准是从有功于耕战出发。由于“尚贤”,墨家在法律上也相应地主张“赏当贤,罚当暴”。如果“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就起不到“劝善”、“止暴”的作用。为了使赏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