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的经验期_医学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性的开端。人痘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但据我国医书考证,认为人痘的文字记载见于宋真宗时代,公元11世纪。但大量医书证明我国直到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6世纪人痘才有重大改进。在种痘心法中记载有苗和种苗之分,并认为后者更为安全可靠。在清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nyixue/968-4-1.html

痘疹定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四卷。清·朱纯嘏撰。刊于1713年。卷一——三论痘疮,作者师法聂尚恒心法的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对痘疹的病理、诊断、症状及治法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介绍了人痘接种预防的历史和方法;在辨证论治方面颇有一得之见。卷四论麻疹...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22.htm

痘疹定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四卷。清·朱纯嘏撰。刊于1713年。卷一——三论痘疮,作者师法聂尚恒心法的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对痘疹的病理、诊断、症状及治法都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并介绍了人痘接种预防的历史和方法;在辨证论治方面颇有一得之见。卷四论麻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07.htm

方药量效心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一钱可也”,“大约古用一两,今一钱足矣”。由于两位医家很有名,他们的观点广为流传,而事实上,该药量是伤寒论经方剂量的1/5。但伤寒论讲义及以后的教材均采用了此说。 重拳出击 非化不足以撼重病 仲景面对来势凶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927.html

拾遗_幼心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迨与卒以学易,作五十以学易之误是也。尝考默庵张氏脉诀亦云∶小儿常脉一息只多大人二至为平,六至也。然一呼一吸之间,六至明矣。不然,姑俟来者考之。辨药病不相主对郑氏古人医书,不能无失。如钱氏治慢惊栝蒌汤,与病不相主对,是谓之失。以愚...

http://zhongyibaodian.com/huoyouxinshu/733-10-44.html

久嗽成劳_妇科心法要诀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男劳已详心法内,女损阴血传风消;或因病后素禀弱,经闭咳嗽血风劳。【注】男子虚劳治法,已详于心法要诀·虚劳门内。女子之劳多因损其阴血,或因病后伤其阴血,或原素禀阴血不足。然必见阴亏骨蒸,血枯经闭,咳嗽日久不已之证,始名曰劳。若不咳嗽...

http://qihuangzhishu.com/808/33.htm

明辨外感内伤 拓展经方应用(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外感,内生内伤。 应当说明的是,中医的发病是正气与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的病因主要是“审证求因”的结果。临证中还经常“以治求因”,以治疗结果推测可能的病因。 内伤病与病是有区别的。清代医家吴楚在医验录二集中说:“读东垣先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669.html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收藏溯源_【中医宝典】

...□ 胡立山 上海市收藏协会 曹颖甫先生是我所景仰的伤寒专家,经方大师。他终身致力于经方实验录和张氏兄弟病家医家之常识诸书和作者简况都约略提到了。闲时常常带着欣赏的心情认真研读之,浑不觉时光之流逝,常时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行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51.html

病穴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岂能逃子午之流注哉!迎随。迎者,迎其气之方盛而夺之,为泻;随者,随其气之方虚而济之,为补。素问曰∶泻必方,补必圆。又曰∶呼尽内针,候吸引针,命曰补;吸则内针,候呼引针,命曰泻。此万世不易也。泻必方,以气方盛也,月方满也,日方温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7-3.html

黄连汤活用辨治心悸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82.html

共找到661,6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