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增_崩漏辨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摄。血脱者益气,补气以摄血,当重用参芪30~60克,必要时1日服2贴。但切忌在一方中用量过大,因不能全溶于水中,造成药物浪费而与治病无益。若见气血两虚、阳衰之症,宜温补气血、回阳固脱,参附龙牡、附桂八味、十全大补之类常能收效。对于漏症,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dazeng/553-7-8.html

炮制与临床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68.html

药膳要吃得明明白白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分类看,主要分布于补虚药、温里药、化湿药、消食药中。至于药性猛烈、有毒的中药,绝不能“混入”药膳谱。否则,就会像文中开头提到的王女士,非但没有治病保健,反而差点儿酿成大祸。 杨宝峰教授说,烹制药膳应讲科学,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595.html

子宫肌瘤中药方剂_子宫癌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炼蜜为丸,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 【出处】言庚孚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胞宫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方名】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研)14粒,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2084.html

走出误区科学食用药膳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药膳应用的关键是辨证,应该请中医师辨别体质与证候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药膳,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无益而有害。而且,虽说药膳所用多是亦药亦食之品,但既有药物的作用,就必然会有药物的偏性。之得当,药物的偏性可以治病之不当,药物的偏性就...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199.html

夏仲方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夏氏袭承上海市松江县世医张友苌先生,宗法医圣张仲景,而兼采诸家之长,融会贯通,继承了宝贵的祖国医学遗产。他精于脉理,善于凭脉以洞察症结,判断疑难。治病则主张“祛邪为主”,无论急慢性病,不滥于进补。他认为临诊如临阵,用药如兵,主张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azhongfang/510-2-1.html

刘瓦利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刘瓦利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对于病人,既要重视辨别是什么病,又要分析其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善于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6.html

中药知识大全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辨别了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zhishidaquan.html

服用中药的饮食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服用中药讲究“忌口”。所谓“忌口”,是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忌口的目的,是避害就利、调摄饮食、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也广泛存在于《内经》等医籍中。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并颇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24.html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_【中医宝典】

...报批的中药新药有几百种,但质量不高,大部分都是把古方、秘方或老中医经验方修修改改,然后几种药理模型说明其主要药效学,再根据其功能主治设计相应的病症作为临床试验的根据。一方面中医治病的方剂是根据“证”来设计的,而临床试验和新药审批大部以“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72.html

共找到297,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