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未病,言未病伤寒病也,犹言未病伤寒之前,而预先见百合欲食不食等证也。或病四、五日而出,谓已病伤寒之后,而始见百合病证也。预先见者,是先有情志不遂,偶触惊疑而召病也,或病二十日或一月才见者,是因伤寒病后而才见也。故曰:各随证之也。【集注】李...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85.htm

中医预防医学史_【中医宝典】

...所谓中医预防学,即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法以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传变或复发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代医家把预防疾病称做“未病”。《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谓“不治已病,未病”,即是谓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43.html

治疗观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未病先防,是指在健康未病态时,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未乱。”并形象地强调未病的重要性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之,譬犹渴而穿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0.html

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_生活常识_亚健康_【中医宝典】

...、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3863.html

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_【中医宝典】

...、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未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899.html

邓铁涛_振兴中医,不是另起炉--灶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了中医事业,95岁高龄仍呐喊不止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许多人眼中中医发展的良机,这位中医泰斗又有怎样的感悟?对未来医学有着怎样的预测?未病应该成为新医改的重要支柱记者:去年新医改启动,利好中医药发展。但具体来讲,中医药该如何发力,参与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邓铁涛:长期以来,中医药服务主要限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engtietao/1085-1-0.html

胭脂雪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金花胭丹水亦妙。上方未病,病后目昏微赤,时作痒痛。盖胭脂性能行血,佐以红粉、冰片则拔毒而去秽,必倍风硝者,以其咸寒微苦,用前症,譬霜露既降,世界有不清肃者乎?爰本其德色以名方。 目录 《目经大成》胭脂雪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目经...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yanzhixue.html

弘扬中医传统疗法 发掘膏方文化内涵--中医医院院长谈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昆山”建设。医院通过“市民大讲坛”、电视台《健康昆山》、电台《健康新时空》等载体,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创新推出中医体检,大力推广中医“未病”理念,弘扬和宣传中医药传统疗法,将中医药文化输送到市民群众中。 精心策划安排 落实注重细节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91.html

治病宜早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篇》),这一精神又称“未病”。脏腑经络是相互联系的,疾病也是不断变化的,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必然要向相邻的部位或有关脏器发生传变。这种传变一般是有规律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

http://qihuangzhishu.com/76/35.htm

始终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痘之法贵乎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则无日后之悔,故曰∶上工未病,中工将病,下工已病。未病者,十全八九,将病者,十全四五,已病者,功莫能施。是以发热之初,大热烦渴,而便秘结,腹痛腰痛,鼻干唇燥,惊悸谵妄者,此毒瓦斯郁遏于内,即当...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515.htm

共找到161,3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