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杂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头额出汗而身上没有出的症状,以阳明证兼有瘀血和湿热证为多见。因热郁于内,不得发泄,故循经脉上越,热退则自止。如因病,或老年人气喘,气逆于上,往往也头额多汗,属虚症。如重病末期,神倦肢冷,腹泻,脉微细,突然额大出,这是虚阳上越、...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ehan-2065.html

1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恶寒,恶心,虽是6月,身着内衣外罩夹克衫仍觉冷,舌淡红,苔薄腻略滑,脉寸关弦紧。诊为外感风寒,因仓促间煎药患者嫌慢,予“午时茶冲剂”服用,1次1包,日2次。 2010年6月7日二诊:服头痛身痛恶寒减轻,上体育课,跑步出汗,发现出为红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91.html

经方之法是方法 不是目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需要发汗而不可发汗之戒,即使是治疗需要发汗,也要根据情况综合考虑,而不能一味地发汗,否则很容易造成坏证,如“若重发,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即是烧针大发汗更伤津液,陷入阴寒重证。 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认为,感受外来邪气,人体有自愈的良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81.html

_《周慎斋遗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初病而自汗出,其后热甚而反不得出者,此阳气发泄,而阴气不足故也。(张东扶曰∶阳气发泄,故初病即有;阴血不足,故热盛反无。)宜用芎归汤一、二帖,再加苏梗一、二分,则出而愈矣。又有寒热交作,出热退,少顷又寒,此阴阳不和,宜小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ushenzhaiyishu/694-11-8.html

管瘤预防_管瘤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管瘤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包括遗传、自然老化、女性荷尔蒙、个人体质等都有影响。因此不论如何做皮肤保养,管瘤的生成时完全无法预防的。既然这样,那么寻求正确的治疗时绝对重要的,千万不要擅自强力挤压或用不洁的针头试图挑开,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http://jb39.com/jibing-yufang/HanGuanLiu269704.htm

杂疗出不止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集验疗止粉药方。牡蛎(二两熬) 附子(半两炮) 麻黄根(二两)上三味捣筛,以白粉一升和合粉止。忌猪肉。又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方。大枣(十三枚擘) 附子(一枚炮) 桂心(三两) 芍药(三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30-29.html

伏天出点更益健康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以免耗气伤液。而选择“动”的开始时间以傍晚为宜,此时不仅人的身体状态非常好,阴阳相对平衡、气血流畅、不易受伤,外界环境也非常适宜———夕阳斜照、微风拂面、气温适宜。 专家提醒说,“动”的时间以三四十分钟为好。“动切忌喝冰镇饮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31.html

法_《广瘟疫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表里自和,多有战而解,此不求而自汗解者一。又如里热燥甚,病者思得凉水,久而不得,忽得痛饮,饮盏落枕而大出,出即解,此不求而自汗解者二。又如平素气虚,屡用药不得加人参于诸解表药中,复杯立,凡不求而自汗解者三。又如阴虚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ngwenyilun/844-10-1.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汗液。五液之一。津液代谢的产物。《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出。”《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②出汗。《素问·玉机真脏论》:“身利,则实者活。”《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烦则喘喝,静则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1.htm

五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寒者非外寒,正以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随气泄。故凡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至其甚者,则如病、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必多有出者。”笔者认为阳气大伤失其固护之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88.html

共找到271,3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