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评析

...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思想,但用一般规律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让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道经·第四章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给“道”具体作以描述。本来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一种写状,这里又接着描写“道”形象。 老子,道是空虚无形,但它所能发挥作用却是无法限量,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2.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姓名与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是根据所流传下来言论来了解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读本章这一节原文深意,以我个人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第三章:贤与不贤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未必非此人也。 晓事,是唐宋时代白话,也就是现代语“懂事”意思。张南轩对宋孝宗建议,要起用懂事人,并非只用能办事而不懂事人,的确是语重心长名言。也是领导、为政者所必须了解重点。 一是明人冯梦龙自叙古今谭概所记:昔富平孙家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评析

...,天下人都我道伟大,不像任何具体事物样子,……我这个伟大“道”有什么护身法宝呢?这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难道不是两层意思内在联系吗?“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四十章讲“弱者道之用”;四十三章讲“天下之至柔,...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结论。因为就老子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有的学者:“是愿人与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第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解读

...“道”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那种亘古蛮荒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7.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评析

...人民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七章评析

...之人,是天才哲人。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只有经过本人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因此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知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强调手法,从古到今都是普遍应用。不过,我们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经,应当深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9.html

共找到1,177,1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