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察体内信息。脉象为机体自动反映生理、病理信息之窗口,为正确辨证提供依据,于辨析疑似证中功有独擅。在脉证相符情况下,脉象能反映患者疾病之内在本质、属性、病变部位以及五脏六腑与病变之相互关系,甚至可以审察疾病之预后或转归。故而《内经》曰:“...
...坚硬如石.朝宽暮急.脐凸发喘.桃仁 红花 归尾 牛膝(各一钱) 三棱 蓬术(各二钱) 苏木 木通 官桂 青皮 穿山甲(各八分) 酒煎空心服.神仙蒸脐法 治血鼓血瘕.血疯等症.(方见噎膈门)桂红丸 治血瘕血痞.神效.官桂 红花 桃仁 当归梢 ...
...组成 黄芪30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桂枝9克,细辛3克,川芎15克,全蝎9克,蜈蚣三条(研末冲服),水蛭粉2克(冲服)。功效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主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气虚血瘀证者,症见糖尿病日久,体重下降,倦怠乏力...
...合用、通与补的兼施、气与血的并调、升与降的配伍等,确能进一步增强疗效,消除一法所致的弊端,如纯补滞气、寒热格拒等,在采取复合立法时,还应按辨证做到主次恰当。八法是立法总纲在八纲辨证分类基础上,相应地奠定了立法的总纲──八法。临证首先应当学会...
...认识,进而引发了对中医辨证论治和辨方证论治的思考。在此,感谢高建忠、余晖二位医师为普及经方知识所做的努力和对本报编辑部工作的支持。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冯世纶临证实录”系列文章的刊发时间: (一) 经方治于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 2010年4月29...
...尤虚,至数微数。诊断 此证临便时腹疼者,肠中有溃烂处也。心中时或发热者,阴虚之热上浮也。其脉近芤者,失血过多也。其两尺尤虚者,下血久而阴亏,更兼下焦气化不固摄也。此宜用化腐生肌之药治其肠中溃烂,滋阴固气之药固其下焦气化,则大便下血可愈矣。处方...
...临床容易按照套路看病,认为足跟痛就是肾虚、畏寒就温补、怕热就清泄,不能综合分析病情。其实这样的惯性诊病用药思路,主要是受到现代医学线性思维的影响,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中医缺少临证经验,不能够领会中医辨证用药的精髓的原因所在。还有一位产后...
...,对于次要症状,伴随症状的辨别分析也很重要。 辨药择优 在明确诊断、辨清证型、明确治则之后,就是实施治疗处方用药。这项主要通过“辨药择优”来实现的。在选药配伍成方时,笔者在临证多是灵活选用经方、时方,并根据病症予以加减,使之符合患者个体疾病...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
...瘀斑,脉细涩。(三)治疗方法1.针灸(1)取穴:关元、提托、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加取蠡沟;气虚血滞型加取阴陵泉、血海。(2)操作:视患者胖瘦程度不同取0.32mm×40 mm~50mm的毫针,先针腹部穴位,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