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序 伤寒论序 伤寒卒病论集 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un/index.html

伤寒百问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93.htm

伤寒百问歌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79.htm

辨湿温一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论湿病.未尝明言湿温.然湿温之病状.可即仲景论中.得之.王叔和于仲景伤寒论.剔出痉湿 三种以为宜应别论.其于湿病首列湿痹.即从太阳辨证.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则是湿证中同有头项强痛恶寒之太阳病.其于伤寒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25/29.htm

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8-2.html

金匮书后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以明伤寒初起及伤寒杂出之病。后人宝藏之,改题曰金匮玉函方。是以外台引之,概称张仲景伤寒论,(于原书摘称二字者,犹肘后备急单称肘后,亦引证家之一例,)证类本草引之,概称金匮玉函方,一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7.html

伤寒论_医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尿胆汁.以通拒格之寒.所以仲景伤寒论中.传经与直中论者.正谓有阳证似阴.阴证似阳.所宜详辨.但年久散乱.后人误相补集.致使不明.如太阳证头痛发热.当脉浮而反沉.又似少阴矣.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如少阴证脉沉.应无热.而反发热者.又似太阳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guan/728-5-2.html

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_症因脉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此必是外感门另是太阳之风水,非内经肝肾浮,及勇而劳肾,而 庞然,内伤风水也。又云∶皮水其脉亦浮,外症 肿不渴,当发其汗。夫曰发其汗,直与太阳经伤寒同兹治法矣。岂可以此法而治肝肾浮,勇而劳肾,而 庞然,虚不当刺之内伤症乎。若云肝肾...

http://qihuangzhishu.com/646/12.htm

辨治总则_虚损病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阳虚阴盛,故损自上而下,治之宜以辛甘淡,过于胃则不可治。感热则损阴,阴虚则阳盛,故损自下而上,治之宜以甘、苦、酸、咸,过于脾则不可治也。”金·李东垣脾胃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剂泻胃土尔。今立补中益气汤。”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1.htm

不懂南阳方言 误读仲景千年——兼与贾延利老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世恩 南阳张仲景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报于5月16日第4版刊登了贾延利老师“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他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几几”实是“沉沉”的坏字,指出“沉沉”是“沉重”之义。近年来,我们从民俗文化方面对仲景引用到伤寒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974.html

共找到556,2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