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此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随经脉血气,渐至于脏腑,大肠虚者,毒气乘之,毒瓦斯挟热与血相搏,则成血痢也,毒瓦斯侵食于脏腑,如病蛊注之状,痢血杂脓瘀黑,有片如鸡肝,与血杂下是也。(出第十七卷中)肘后疗苦时岁蛊注毒下者方矾石(熬...
...(槲(音斛)苦_(图))味甘、苦,平,无毒。主痔,止血,疗血痢,止渴。取脉炙用之。皮 味苦。水煎浓汁,除蛊及 ,俗用甚效。(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槲皮亦可单用。主治恶疮,煎汤洗之良。日华子云∶槲皮,味涩图经曰∶槲若,《本经》不载...
...也有了很大发展,设有专管天文历法的官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 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此时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出现了煮盐、冶铁、漆器等新兴的手工业。天文历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创立了二十八宿体系...
...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素问》)脾受风邪,传于肾经,邪热内烁,故其证少腹冤热而痛。真精不守,故其证溲出白液。病曰蛊者,以邪热内烁,真精不守,久而弗治,适以丧志也。水之精为志,丧则精从之。《左传》谓惑以丧志为...
...一钱二分) 水煎实脾饮 治虫胀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一切肿胀.忌食盐酱.槟榔 白术 干姜 大附子 草果(各一钱) 广木香 白茯苓 浓朴 苍术(各一钱五分) 水煎空心服.五子十皮汤 治一切虫胀.并气虚中满.单腹胀.茯苓皮 草果皮 牡丹皮 ...
...山豆根、白鲜皮制成一定剂型。审查员检索到的对比文献《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第187页)记载:抗癌乙丸,由黄独(即黄药子)60g、草河车(即拳参)60g、山豆根120g、败酱草120g、白鲜皮120g、夏枯草120g各...
...朱眷内眷,孕已八月,因送殡受惊,胸膈胀闷,呕逆不入食。城中时师,认为外感,为之发散,呕恶愈剧。举家恐胎有动,延予诊视。两寸脉皆洪滑,两尺弱,此亢上不下之候,胸膈胀者,盖由子悬而然,此一剂可瘳也。夫曰∶“胎妇难任峻剂,觑其呕恶之状,胀闷之势...
...坐以待毙矣。(方见胀满门。)(《简易》)四炒枳壳丸 治气血凝滞,腹内蛊胀。枳壳(四两去穣咀,分四制)一分用苍术一两同炒,一分用萝卜子一协议炒,一分用干漆一两同炒,一分用小茴香一两同炒。上各炒,枳壳黄色为度,拣出为细末,却将苍术等四味用水二碗煎至...
...蛊与鼓同。以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蛊也。俗谓之膨 。又谓之蜘蛛病。所感不同。止是腹大而急。余处皮肉如常。未辨何证。宜用木香流气饮。或五苓散。此病多以积渐而致。或者病后藏气未复。邪气乘虚。切不可妄下。气急者。苏子降气汤虚者。可用谷神加禾散。...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