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人体部位名。指两目内眦间的部位。可作望诊心的参考,故又名王宫,又名頞,《东医宝鉴》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见鼻条。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下极。②推拿部位名。见《针灸大成·小儿按摩经》。位于鼻根部。...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针灸聚英》易鬼路为鬼营;《针灸大成》则...
...经外穴名。出《针灸大成》。在前臂桡侧,列缺穴上方之静脉处。主治中风口㖞,下牙痛,手痛等。艾炷灸3-7壮。...
...经外穴名。《针灸大成》:“睛中二穴,在黑眼珠正中,……治一切内障,年久不能视物。”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金针拨白内障术。...
...推拿穴位名。位于两乳之间的心窝部,用治惊风。《针灸大成》卷十:“慢惊……两太阳、心演用潮粉热油拭之。”...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另说入发际3.5寸(《千金翼方》);入发际5寸(《针灸大成》。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另说在璇玑穴下2寸(《十四经发挥》);或1.6寸(《针灸大成》)。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满痛,咽喉痛等。沿皮刺0.3-0.5...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老翁绞罾。《针灸大成》卷十:“以一手掐大指根骨,一手掐脾经摇之,治痞块也。”...
...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八种手法。出《针灸大成》卷四。内容包括揣、爪、搓、弹、摇、扪、循、捻。见各该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