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_《明医指掌》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歌】妇人带下为何因?风寒气热乘胞门。精气累滞于带脉,因而带下得其名。湿痰下注或湿热,赤白须将气血分。【论】夫带下者,由湿痰流注于带脉而下浊液,故曰带下。良方以为起于风气寒热之所伤;或不避风邪,入于胞门;或中经脉,留传脏腑而发;或伤于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640/369.htm

_《女科要旨》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门人问曰∶此书调经、种子、胎前三篇,引经外又参以时法,或附以新论,可谓宜古宜今,贤愚皆可共晓。而产后一篇, 一篇,全录《金匮》原文,衬以小注而串讲之,诸家杂说,姑附于后,不加一字论断。一书体例,如出两手,何欤?曰∶群言淆乱衷于圣。...

http://qihuangzhishu.com/809/16.htm

五色带下总括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衄血黑肾赤属心。随人五脏兼湿化,治从补泻燥寒温,更审疮脓瘀血化,须别胞膀浊与淫。【注】带下者,由于劳伤冲任,风邪入于胞中,血受其邪,随人脏气湿热,湿寒所化。故色青者属肝,为风湿;色赤属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18-1.html

》原文-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 1、: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膕中血络。 2、: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3、: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4、:厥而腹向向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87.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序 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 《伤寒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index.html

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师曰:妇人带下、六极之,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痛则生疮,弦则阴疼掣痛。师曰:带下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曰龙门,三曰玉门。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问曰:未出门女有三,何谓也?师曰:一病者,经水初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11-4.html

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痧症全书》革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痧症全书》:革【别名】五十六号比象方【处方】山楂、银花、丹参、益母、独活、柴胡、牛膝、桃仁、艾叶、苏木、姜黄、香附。【功能主治】产后痧。【用法用量】五十六号比象方(《源流犀烛》卷...

http://zhongyaofangji.com/g/geba.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 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原方治病,而且还把其中一些方剂制成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67.html

带下_《续名医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囿于痰火二字中耳。由是言之,白带即同白浊,赤带即同赤浊,此皆滑腻如精者。至若状如米泔,或臭水不粘者,此乃脾家之物,气虚下陷。然高年亦有患此者,非精气之,不可混治。雄按∶带下一症,湿热下注者为实,精液不守者为虚。体强气旺之人,不甚为害,...

http://zhongyibaodian.com/xumingyileian/345-27-4.html

妇人经产_《医学三字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 还熟读 《金匮》云∶妇人之,以因虚、积冷、结气六字为纲,至末段谓千变万端,总出于阴阳虚实。而独以弦紧为言者,以经阻之始,大概属寒,气结则为弦,寒甚则为紧,以此为主,而参之兼脉可也。二十方 效俱速随证详 难悉录唯温经 带下 十二 、...

http://qihuangzhishu.com/799/27.htm

共找到783,3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