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气味】有小毒。 藏器曰︰此在簇上乌臭者。 【主治】蚀疮有根者,及外野鸡病,并敷之。白死者主白游疹,赤死者主赤游疹(藏器)。 蚕蛹瑞曰︰缲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 思邈曰︰犬啮者,终身禁食,发则难免。 【主治】炒食,治...
...《备急千金要方》飞乌膏倾粉(是烧朱砂作水银上、黑烟是也,一作湘粉)。 矾石(各三两)上二味,为末,以甲煎和如脂,敷乳疮,日三敷之。作散者,不须和。汁自着者,可用散。其诸热疮、黄烂疮、浸淫汁痒、丈夫阴蚀痒、湿疮、小儿头疮、月蚀、口边肥疮、 ...
...《是斋百一选方》乌髭鬓常用揩牙药,沈丞相家方,亲曾见人用甚效。青盐(一两,别研) 杏仁(二两,去皮尖) 熟干地黄(洗净) 旌德乌头(各一两)上同为粗末,将栝蒌去蒂顶并穣,入药在内,以麻线扎定,用蚯蚓粪固济,浓半寸以上,阴取出,去土,取药为...
...乌膝酒 [药物组成] 生川乌log 生草乌10g 山豆根10g 金牛草10g 川牛膝10g 粮食酒500ml [功能主治] 中风,周身麻木。 [用法用量] 每日二次,早晚各服半杯。 [制备方法] 上药泡酒中,过七日后服。 [资料来源] 《...
...乌蔹莓(《唐本草》)【释名】五叶莓(弘景)、茏草(保升)、拔(《尔雅》)、茏葛(同)、赤葛(《纲目》)、五爪龙(同)、赤泼藤。时珍曰︰五叶如白蔹,故曰乌蔹,俗名五爪龙。江东呼龙尾,亦曰虎葛。曰龙、曰葛,并取蔓形。赤泼与赤葛及拔音相近。【...
...乌烂死蚕(《拾遗》)【气味】有小毒。藏器曰︰此在簇上乌臭者。【主治】蚀疮有根者,及外野鸡病,并敷之。白死者主白游疹,赤死者主赤游疹(藏器)。蚕蛹瑞曰︰缲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思邈曰︰犬啮者,终身禁食,发则难免。【主治】炒食,治风及...
...《中药学》乌臼根皮【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臼树的根白皮。【性味与归经】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功效】泻下逐水。【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胀满。本品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本品治疗晚期...
...目录 《圣济总录》大乌犀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大乌犀散【处方】犀角(镑)1分,羚羊角(镑)1分,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雄黄(研)1分,熊胆(研)1分,牛黄(研)1分,乳香(研)1分,阿魏(研)1分,丹砂(研...
...(《唐本草》) 【释名】五叶莓(弘景)、茏草(保升)、拔(《尔雅》)、茏葛(同)、赤葛(《纲目》)、五爪龙(同)、赤泼藤。 时珍曰︰五叶如白蔹,故曰乌蔹,俗名五爪龙。江东呼龙尾,亦曰虎葛。曰龙、曰葛,并取蔓形。赤泼与赤葛及拔音相近。 【...
...三乌一枝梅酒 [药物组成] 川乌20g 草乌20g 首乌20g 乌梅20枚 白酒1L [功能主治] 疏经络,祛风寒,益精血,补肝肾,行气消积,治寒痹症。 [用法用量] 每日服用10-15g,一日三次。 [制备方法] 将上药共为粗末,用纱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