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其产物也有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p53蛋白极不稳定,半衰期仅数分钟,并具有反式激活功能和广谱的肿瘤抑制作用。突变型p53蛋白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长,可被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来。p53基因的突变(缺失)是人类...
...p53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其产物也有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p53蛋白极不稳定,半衰期仅数分钟,并具有反式激活功能和广谱的肿瘤抑制作用。突变型p53蛋白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长,可被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来。p53基因的突变(缺失)是人类...
...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许多女性朋友对于卵巢癌也是谈之色变,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卵巢癌呢?易患卵巢癌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未育、高脂肪饮食、促排卵药物的治疗等。但是如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其危险意义比上述因素都重要。大部分...
...对卵巢癌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现上皮反复披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癌,此三种疾病都对此激素有依赖性。 二 遗传和家族因素:约20%~25%的卵巢癌的病人有家族史。所谓家族聚集性卵巢癌指一家人均高发...
...库鲁病的临床过程很规律。小脑性共济失调逐渐增重,最后患者丧失运动能力而死亡。病程一般3~9月,通常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为可走动期。在他人未发现病人有何异常之前,病人先察觉自己罹病。某些病人自诉头痛和肢痛等前躯症状。患者主观感觉站立和...
...缺乏对肿瘤发生也可起促进作用,如ACTH腺瘤可发生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 2、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 (1)垂体腺瘤来源于一个突变的细胞,并随之发生单克隆扩增或自身突变导致的细胞复制。 (2)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①...
...黄浦区中心医院为收治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覆盖率达50%。从已实施的300余例来看,患者手术恢复期平均缩短4-5天,切口愈合及身体免疫系统恢复速度均有上升,这一做法也成了本市二级医院中的率先之举。 乳腺癌已占全国恶性肿瘤的7%-10%,在...
...诊者仍沿用以“乳房肿块”作为诊断乳房癌首要体征的传统概念,而前述早期癌未必都形成明显的肿块,在此概念指导下,早期癌必然难得检出。因此应重新认识早期癌的新概念。 2.认真查询乳腺癌易患因素:乳腺癌的易患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项:(1)乳癌...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schoenfeld等对有结肠癌家族史、但肠镜检查正常患者的结肠镜复查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每5年1次的结肠镜复查是适当的。(clingastroenterolhepatol2003,1∶310) 目前在临床上,对...
...基因突变”或“基因功能失调”的结果。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人体细胞内天然就存在着一组能够引起细胞癌变的基因——“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癌基因对人体非但无害,而且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癌基因尽管人人有之,但并非人人都得癌。只有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