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发展,为现代医学辞典类著作和各种工具书编写奠定了基础。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60年)所载,这一时期医学丛书约有135部,辞典类著作约14部,书目类著作约34部。三、医学史研究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为中国第一部医学通史,我国系统研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丁福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教育家(1874-1952年)。字仲祜,号畴隐居士,又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来又先后进东吴大学、东文学堂学习医学及日本语。他又曾从赵元益学医,潜心研究,除对中医有所研究外,对西洋医学也有所体会,后来考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581.htm

清代前中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药知识。最早介绍脉学是卜弥格《医论》,康熙十五年(1676年)米兰出版了它意大利文译本,十年后,纽伦堡天然药物研究杂纂补编,收录了此书。英国名医弗洛伊尔(J.Flover)受卜弥格译述中医脉学启示,致力于脉搏研究,并把他译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世界最早医学校——唐“太医署”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医学校——唐“太医署”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到了公元6世纪隋朝,创立了"太医署'这样一个机构,主要是一些太医们集中在一起办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4.html

医学史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1951年,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建立医史研究室是中国最早医史研究专门机构。1955年该研究所划归中医研究院,1956年,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受卫生部委托,开办了全国第一届医史师资训练班,为中国医学教学、科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3.html

中医学堂中医在人体生命科学中的地位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它现状又怎么样? 1、从中西医结合谈起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百余年间,中医和西医长期并存,使得各自长处和短处在广泛实践中接受了深刻比较和严峻检验。在此期间,虽然出现过“全盘西化”潮流,并以国民党“取消国医法”达到顶峰,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91.html

妇科疾病7种中药_中医临床中医妇科_【中医宝典】

...治妇科病最常用7种养生中药 1、当归: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要药。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极其重要。 2、枸杞子:是我国最早记载一味妇科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900.html

汉唐时期维吾尔族医学_【中医宝典】

...(鹰嘴豆)、石榴、人参治疗阳痿,洋茴香、阿育魏实、卡拉菜子和米子治疗弱视等,传授给波斯学者穆罕默德·伊本·艾比孜克里亚。那时,在新疆阿图什(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址)麦歇德村成立了萨齐也学堂,它是包括医学专科在内综合性院校。该校最著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80.html

安徽为中医“把脉”_【中医宝典】

...机遇? 中医面临尴尬 曹恩泽,出生中医世家,作为安徽唯一一位出过“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自传丛书在世老中医,安徽中医院著名中医肾内科专家。 提及新安医学——安徽中医药事业中最辉煌灿烂部分。曹恩泽说,他和岭南医学、少林医派等中医学派一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2.html

肾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将《内经》、《脉经》、《巢氏病源》、《生方》等古代文献中有关肾病证记载加以整理归纳。并从“异病同治”角度来探寻中医“肾”物质基础,发现不同病种肾阳虚病人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确普遍低于正常值,其冷压实验亦呈反常表现。且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2.htm

共找到1,171,2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