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编撰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相对一致性;再次,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8.html

最早“悬吊复位法”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来决定剂量。其内容之详细是后汉书.华佗传所不能比拟。华佗虽然最早发明了麻醉术,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但华佗著作及其“麻沸散”方皆早亡佚。 欧洲19世纪中叶发明现代麻醉药以前,日本外科医生华冈青州曾于公元1805年使用蔓陀罗做手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6.html

王叔和与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佚事】 王叔和学识渊博,为人诚实,性格沉静。他潜心研究医学,洞识养身之道,精于切脉诊病,并做到了当时太医令(太医令相当于今天最高级医院院长)。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主要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了伤寒论,一是著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6.html

格致余论--我国最早医话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最早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格致余论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6.html

医德理论与实践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论述医德专篇及散在内容,较前代均有增加,涉及到医学伦理学诸多方面。许多医家履行医德感人事迹,也为后世留下了楷模。明代是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论述医德优秀文献。李医学入门中的“习医规格”,对医生学习和品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0.htm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诊籍”、治百病方、张仲景金匮要略等是这一时期与内科杂病有关重要医学文献,尤其后者对内科杂病理论认识与诊治技术都达到了很高水平,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中在内科杂病方面垂范后世经典之作。(一)淳于意“诊籍”中的内科杂病病案西汉初...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2.htm

略论中医文献研究不足与对策_【中医宝典】

...版本流传和内容作整理话,要找到宋以前资料是比较困难了。 就目前文献研究状况来看,除内经伤寒论等11部重要中医经典著作系国家古医籍整理重点项目,专门组织文献学专家进行校注译释(尚有部分未完成)外,对其他中医古籍整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9.html

教育家--承淡安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针灸杂志,此乃近代中国最早针灸学专业刊物。它辟有“论文”、“专载”、“杂著”、“问答”、“社员成绩栏”和“医讯”等专栏。在创办针灸刊物之际,承淡安还及时开辟了教学实习场所,明智地把握了针灸学实践性强特点。从1934年11月起,“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8.html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4-0.html

世界上最早解剖实例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其死解剖而视之”记载。而且,我国史籍中最早对人体病理解剖实际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历史。 通常以为,欧洲医学界最早对人体进行病理解剖。16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医学界仍沿袭被医学史上称为“猴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2.html

共找到1,085,6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