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铁环中,在局部涂抹了强烈的麻醉药。拿出尖刀刮尽了腐肉和受损的骨膜,搽上了药,又用丝线把伤口缝好,使关羽保存了性命和手臂。 小说中讲的“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的麻醉剂,由东汉末年和三国年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所创造,公元2世纪我国...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所著的《外科精要》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外科命名的外科专著。 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1190——1270年)不仅擅长妇科,著有《妇人大全良方》一书,而且又精通外科,他所著的《外科精要》(1263年)是祖国医学史上最早以外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冬泳队伍,其中有一些高血压患者也兴致勃勃步入其中。这些患者坚持冬泳,常常基于两种想法:(1)被誉为“血管体操”的冬泳,有益于血管的“年轻”;(2)一些高血压患者参加冬泳后,身体并没出现过什么“异常”症状,更没有发生...
...生活方式,才能健康长寿,不是仅靠服用“灵丹妙药”或使用偏方、秘方就能达到效果的。十字歌——坚持日做保安康“一次大便成习惯,二次睡眠保身安,三顿饭菜吃适量,四次饮水一千三,五谷杂粮配荤素,六点晚餐定时间,七点新闻必须看,八点健身把步散,九限盐...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其死解剖而视之”的记载。而且,我国史籍中最早对人体病理解剖的实际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 通常以为,欧洲医学界最早对人体进行病理解剖。16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医学界仍沿袭被医学史上称为“猴子...
...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营养不良,并逐渐消瘦。在社区医生建议下,李女士走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营养门诊。医生并没有开列一长串需“忌口”的食物清单,询问最多的,是李女士的口味爱好、饮食习惯和日常起居作息时间,最后专家给他开出一张“营养处方”。看着这张没有一...
...自从建成直到现在约九百余年间曾经历了多次的严重坏损和修复重建过程,这就是: 11世纪:既知最早于北宋元丰间(1078~1085年)由桐庐县令许由仪在该县的桐君山顶始建。当时在山湾处(原文作“山隈”)有两棵小桐树,祠堂建成后曾在堂内塑绘有桐君...
...初级阶段,并不能算正规的医学校。 我国第一座由国家举办的正式医学专科学校是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长安建立的唐"太医署"。唐"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份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相类似。 唐"太医署"由...
...,时间由短到长。所谓倒走,即退着走,在平道上或广场上进行,每次100—200步,可与快速走路交替进行。体质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快跑、长跑和变速跑。 (2)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等中华传统武术。 (3)气功。 (4)骑自行车,跳老年迪斯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