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第八〔一〕 仲尼見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為不可第一〔二〕仲尼之齊,見景公,景公說之,欲封之以爾稽〔三〕,以告晏子。晏子對曰:「不可〔四〕。彼浩裾自順〔五〕,不可以教下〔六〕;好樂緩于民〔七〕,不可使親治;立命而建事〔八〕,不可守職;〔九...
...《通鉴》所记征事,多以是书为依据。其未经采录者,亦皆确实可信,足与正史相参证。"就魏征事迹而论,此书所载远多于两《唐书》本传、《通鉴》以及《贞观政要》,且常可考见被正史删略之处。其中有40事不见或少见于他书,更显出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如谏斩叱...
...為之,加以「春秋」之名,其作八卷者,猶仍漢志之舊。此併為四卷,且篇目不載全文,視前舊刻本,漸失古意矣。惟崇文總目、書錄解題俱十二卷,而四庫書目及余家舊刻作八卷,疑又經後人併合。以符漢志八篇之數也。(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卷四) 晏子春秋八卷明綿眇...
...阅读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 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
...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于內〔四〕,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也〔五〕。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六〕,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勿服,踰月,而國莫之服〔七〕。 〔一〕黃以周云:「說苑政理篇作「景公」。」◎則虞案:御...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 1、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
...孔夫子这些关于礼的言论,就不难理解作为鲁大夫的臧哀伯为什么非要冒着触怒鲁桓公的风险,向他“发表”这篇谏辞了;也就不难理解《臧哀伯谏纳郜鼎》一开始就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了。 臧哀伯这篇谏辞,并不先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
...○谏聘郑仁基女为充华 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五六,有容色。文德皇后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已施行,册使将行,公闻已许嫁陆氏,遽进谏曰:“陛下为人父母,子爱万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人有...
...《史论·谏论》苏洵 《谏论上》: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仲尼之说非乎?曰:仲尼...
...內篇諫下第二 景公藉重而獄多欲託晏子晏子諫第一景公藉重而獄多〔一〕,拘者滿圄〔二〕,怨者滿朝〔三〕。晏子諫,公不聽。公謂晏子曰:「夫獄,國之重官也,願託之夫子。」晏子對曰:「君將使嬰敕其功乎〔四〕?則嬰有壹妄能書,足以治之矣〔五〕。君將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