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精要--最早以外科命名专著 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上也有很大进步。对后世外科学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外科精要是一部很有价值外科专书。该书刊出后不少医家如朱丹溪、熊宗立等人给以校注或补遗。明时著名医家薜已曾对此书予以增损补注,并附若干验案,收入薛氏医案中,此外近代又有人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8.html

伤寒论金匮要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维护旧有编次不同医家,观点比较强烈,均竭力宣称自己最能反映张仲景原意。清代主张错简重订代表医家是喻昌,其尚论篇影响之大超过了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在之后,持这一观点医家大致可分为部分。一派医家推崇方、喻提出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8.htm

程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原仲,号星海。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因病中断举业,遂留心于岐黄术,悉心研究历代名医著述,自学七载而通其术。后负笈游医吴、楚、梁、宋、燕、赵、齐、鲁等地二十余载,名闻于时。每治验,必录而藏于箧。后由方天衢编为程原仲医案六...

http://qihuangzhishu.com/167/477.htm

医古文以外古文天地--“六经”与医古文(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医学学术水平是成正比,现代医家,如任应秋先生就是如此。在研究内经时,其比对参照物就是“六经”之一周礼。经过一番研究后,得出结论说:“同样是战国时代书周礼相比较,便足以充分说明素问它是一个思想体系”,只不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30.html

医案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10.html

明代卫生保健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医学知识普及,推动了养生思想发展。明代从医家到非习医文人很重视养生保健,出现了不少关于养生方法专著。张介宾撰类经,将养生列为十二类之首。王文禄撰医先,认为养生当在医药之先,论述了多种养生方法。胡文换编成寿养丛书、收入前人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1.html

金元四大医家之元代名医朱丹溪_【中医宝典】

...后人将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成长经历 童年磨难 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朱丹溪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重医德。堂祖父叔麒,宋咸淳进士,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99.html

中医词典拼音W:第三篇_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达原”等疗法,以治疗瘟疫证。其学说为后世所推崇,亦是后代温病学说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现瘟疫论有多种版本行世。吴应汤明代(?)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194-2-3.html

中医儿科学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学说。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凋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此外,明代还有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病药、方。鲁伯.嗣婴童百问,详究儿科病源与证治,论述...

http://qihuangzhishu.com/79/5.htm

针灸学与推拿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邪、除阴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之功。明代出现艾卷灸首见于朱权寿域神方,最早艾卷并不掺药。后来本草纲目,药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等与艾绒同搓为艾条,以治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痛经等;扩大了灸法使用范围。(三)针灸著作医家明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9.htm

共找到1,107,4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