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引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初生婴儿常规注射维生素k1后,本病已少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孕母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较少,胎儿肝...
...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浓度每日上升5毫克/分升,而总胆红素值在足月儿12%毫克,早产儿15%毫克以上,结合胆红素超过1.5-2毫克%和黄疸持久不消,足月儿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4周以上,或黄疸已消退而又复出现,均属于不正常黄疸,即称之为不正常...
...,可输入全血、血浆及血浆代用品等。2.迅速止血。有出血就必须止血,这是防止病情继续恶化的关键,以使用局部止血药物为主,具体措施有:(1)胃内灌入冷盐水。通过胃管,连续灌入4℃冷盐水,随后再用100毫升盐水加8毫克去甲肾上腺素注入胃内保留30...
...防止粘液等阻塞气道,导致呼吸障碍。由于新生儿血中维生素K水平低,应注射维生素K预防出血(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刚断的脐带残端用抗菌溶液(消毒液)消毒以预防感染。大约生后6小时或以上,应给新生儿沐浴,但注意不要洗掉覆盖大多数皮肤表面的白色脂质物...
...促进血中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所以有主张分娩前2周给于待产妇苯巴比妥,按3o毫克~120毫克/公斤,以降低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但这种预防用药可激活其它非特殊性肝微粒体酶系,导致胎儿发育期内环境的改变,可能弊大于利。 (3)光治疗。光可促进...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图28-2 维生素K作用示意图KH2氢醌型维生素K,KO环氧型维生素K【临床应用】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有显著抗血小板聚集和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研究认为,血小板聚集的增强在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近年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抗脂质过氧化维生素类药作为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药物。临床观察到小剂量维生素B2每日...
...。预防出血倾向,可于分娩前10小时缓慢静注苯巴50mg,并在产前4~15小时顿服维生素k15~30mg。 4、目前并未证明孕妇或新生儿预防性给予引朵美辛、止血敏、vite等药可预防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发生。对<1500g的未成熟儿生后6小时...
...对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若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的配方奶粉。有研究表明,改变配方乳的成分,如增加枸橼酸钾、氯化钙和碳酸钙,或乳酸钙,或采用低磷配方,可降低早产儿肾脏的净酸排泄[肾脏的净酸排泄(net ...
...阴道出血等偶可见到,一般为少量或中量血,个别发生消化道或脐残端大量出血甚至导致。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可致命或后遗脑积水。 为了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应建立制度,全部活产婴儿出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早产儿0.5mg,足月儿1mg。对已发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