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冷庐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外祖母年八十余,夏患,诸舅以年高不堪再发,议欲之,王曰∶欲一剂而已亦甚易,何必乎?乃用柴胡、升麻、羌、防、葛根之辛甘气清,以升阳气,使离于阴而寒自已,以石膏、知母、黄芩之苦甘寒,引阴气下降,使离于阳而热自已,以猪苓之淡渗,分利阴阳,不得...

http://qihuangzhishu.com/701/29.htm

_《脉因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白虎加参汤、小柴胡合五苓散、祜丸治之。服前三未动,次与之承气汤治。甚者,甘露饮调之,人参柴胡饮子补之,常山饮吐之。老丹 治老,风暑入阴在脏,凝血气。川芎 桃仁 红花 当归 苍术 白术 白芷 黄柏 甘草上水煎,露一宿,次早服之。母...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yinzhengzhi/744-5-11.html

_《周慎斋遗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正治之不死变劳,一二三年而愈,祸仍无已。正疟疾作止有时,非若少阳伤寒往来之无定也,小柴胡汤正治之。无汗求有汗则止,有汗求无汗则愈。得之于冬,邪舍于肾,藏之于心,热萦于肺,太阴也,少气烦冤,手足热而呕,脾也。先寒后热,谓之寒疟;先热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ushenzhaiyishu/694-13-20.html

_《松峰说疫》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寒热如期而发,余时脉静身凉常也,以法治之。设传胃者,必现里症,(应下之症。)名为瘟,以法治者死。当以瘟疫法治之。此症下后,里症除,寒热独存者,是瘟减在。邪未去者,宜疏,清脾饮。邪去而势在者,宜,不二饮。势在挟虚者,宜补,...

http://qihuangzhishu.com/699/66.htm

_《备急千金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石膏(二两) 豉(一合)上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再,服之稍稍加至二三十丸,此验,无不瘥也。(一加光明砂一两)乌梅丸治寒热劳,形体羸瘦,痰结胸中,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瘥。乌梅肉 豆豉(各一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13-6.html

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说“”是“绝”的意思,即使疾病停止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用白金丸(郁金、明矾为末,作丸)治痫症。外冶方如点痣药,用鲜威灵仙煎浓汁,淋入桑柴灰,风化石灰内,熬成稀膏,点痣上,有腐蚀痣的作用。但血痣忌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e-2542.html

的解释_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善辯的樣子。 書經.秦誓:「惟善諞言,俾君子易辭。」 整齊的樣子。 宋.王澮.河之坊矣詩:「河之坊矣,其平。」...

http://hanwen360.com/c/319174.html

《瘴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和解散 温中方 附子理中汤 治中汤 真武汤 嘉禾散 平胃散 红丸子 感应丸 温中固下方 姜附汤 干姜附子汤 沉附汤 冷汤 既济汤 冷香汤 三建汤 镇下方 养正丹 黑锡丹 来复丹 灵砂丹 断瘴 七枣汤 四兽饮 瘴丸 七宝饮 麦门冬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nvezhinan/index.html

中医治疗疟疾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 不二饮 常山饮 立验汤 青蒿丸 闻香袋 仙丹 饮 捷饮 既济丹 金箔丸 金不换膏 金不换神仙膏 金不换正气散 金镞散 经验 金丝万应膏 金线顶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nueji.html

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广笔记》防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广笔记》:防【处方】何首乌12两,真茅山苍术10两,半夏6两,橘红8两,人参4两,白茯苓8两,藿香叶3两,白豆蔻仁1两5钱。【制法】上为细末,米粉糊加姜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

http://zhongyaofangji.com/f/fangnvefang.html

共找到165,3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