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规模小 资源利用差 机构功能少 我国微生物保藏亟待“输血” 2004年03月12日从刚刚结束的“21世纪微生物资源中心的使命国际研讨会”上传来消息,相对于发达国家91万多株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量和庞大的经费支持来说,10万株左右的保藏...
...人体抵御重大疾病侵袭的新“哨兵”,已经被我国科学家发现。由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曹雪涛领衔的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经过多年攻关,发现了一种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和独特调节作用的新型...
...北京某大学的王教授因为突发中风病逝,享年84岁。王教授的去世从医学角度上看并不是没有先兆的,一年前病魔已经向他发出了信号,那就是他首次中风。临床观察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是中风的先兆,一般在两三年内约有半数人会再次发作或演变成为中风,...
...,新药开发将成为无源之水。 记者从设在上海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这个筛选中心已为全国22个省市的药物研究单位、制药企业,以及美国、韩国等国家的有关企业提供各类药用化合物的筛选服务,筛选3万种化合物和天然植物提取物,累计筛选...
...即将于本月发布的一项跨国研究结果,事关全球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颉沙坦降压药长期应用效果如何?在这项全球30多个国家参与、长达6年的国际性新药临床合作中,我国共有10家研究机构加盟,上海中山、华山、瑞金和新华4家医院榜上有名。 这只是我国跻身...
...分离出coxal6,即柯萨奇病毒a16型。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能够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医生在一名9个月大的脑炎患儿的粪便中首次分离出一种新型的肠道病毒,这种病毒就是肠道病毒的老幺——肠道病毒71型(ev71)。...
...手术治疗,我国从七十年初已经开展,到目前报导较多者有内淋巴囊引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各种破坏术。由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够统一,结果难以比较。面神经麻裨由于仪器和手段的长足进步,定性和定位诊断准确性更高。对它的部分减压术首次报导于五十年代末...
...贮存蛋白,1937年被Laufberger命名为铁蛋白,1965年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铁蛋白,并发现铁蛋白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铁蛋白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450ku)结构的糖蛋白,由24个亚单位聚集而成,...
...研究组确定出一种新蛋白,该蛋白被称为癌调蛋白(Oncomodulin,又称肿瘤调制素)。该蛋白的功能在7年前首次被观测到,当时在一些实验动物中,该蛋白使其受损的视神经开始再生。 这项新研究令人惊讶的一个因素是,这种癌调蛋白不属于任何已知的...
...家系的报道不多。1980年Lote等报道了两个家系,共有11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986年Stoffer等确定了共有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8个家系。其后,陆续有一些家系的报道。这些报道中大部分家系所涉及患者不多,且多仅累及一或二代。1997...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