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张璐、程郊倩诸家之说,附以己见,撰《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复撰《伤寒论证辨》三卷(1711年),就证分经,病情详于各证之中。又参校柯琴《伤寒论翼》两卷。注释《温疫论》,撰成《温疫论补注》两卷(1710年)...
...于每一条文之前先以简明短语点出大意,之后又结合本人体会进行发挥,反映出较高的学术水平。(2)方喻影响下诸家:张璐自言研究《伤寒论》历三十年,曾为诸家多歧而苦恼,迨见到方喻著作方豁然开朗。总结心得,撰成《伤寒缵论》与《伤寒诸沦》。将《伤寒论》...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遣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
...一、本书根据郑钦安所著《伤寒恒论》原文,逐条阐释,以继承和发扬为原则,旨在为临床者之实用。二、郑书编列次第,其条文系遵舒驰远《再重订伤寒集注》(舒氏篇目悉按喻嘉言《尚论篇》,故是书篇目,一一遵之而未易)。惟条文错乱,多与《伤寒论》原书不符...
...伤寒著作。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于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释人,均本于《神农本草经》;或以《...
...伤寒著作。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于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释人,均本于《神农本草经》;或以《...
...不可灸证 可火不可火证 可温证 火邪证 卷第三 结胸证 心下痞证 阳毒证 阴毒证 狐惑证 百合证 湿证 证 湿证 证 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伤寒劳复证 阴阳易证 卷第四 暑病论 暑病表证 《素问》载五种暑病 时行寒疫论 时行寒疫治法 斑豆疮论 ...
...辨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黄二汤,为当时之伤寒设,与过时之温暑者,有何预焉?夫受病之原则同,亦可均谓之伤寒,所发之时既异,治之则不可混也。请略陈之。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者,四时之正气也,以成生长收藏之用,...
...其所总辑《伤寒论》,皆其日用书也。欲掇其大要,论其精妙,使士大夫稍知之。然未尝游其庭者,虽得吾说而不解;若有意于斯者,读其书自足以搅其精微,故不着。着其行事,以为后序云。前序海上人诺为之,故虚其右以待。元符三年三月,豫章黄庭坚序...
...是《伤寒论》。 后世因不能正本清源,误于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中加入了“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等内容,故认为中医的理论都来自《内经》,以至于认为中医治病都要依据经络脏腑、五运六气,甚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