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透明膜病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氧气治疗过程中或在治疗后的恢复期。 一.气漏 由于肺泡壁的损伤,气体溢至肺间质,或由于机械通气时吸气峰压或平均气道压(map)过高引起间质性,气体沿血管至纵隔,引起纵隔气肿。间质气肿也可引起气胸,气漏时呼吸更为...
...一.临床症状 患婴多为早产儿,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面色因缺氧变得灰白或青灰,发生右向左分流后青紫明显,供氧不能使之减轻。缺氧重者四肢肌张力低下。体征有鼻翼搧动,胸廓...
...诊断依据为: 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因 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一)中性粒细胞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 ◦ (二)凝血系统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 四、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肺呼吸功能变化 五、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原则 第...
...明显,故常被迫采取端坐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得程度。这是心衰更为严重的表现,出现端坐呼吸提示心力衰竭已有明显肺淤血。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几乎都发生在37孕周前出生的新生儿,胎龄越小,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会越大。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
...(一)发病原因 有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及影响呼吸中枢的疾病。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与解剖和神经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一)免疫缺陷的发生阶段及环节免疫系统在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某个环节受阻,就会发生免疫缺陷(图27-1)。1.干细胞发育障碍(图27-1A)使淋巴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皆可发生缺陷。2.淋巴细胞系发育障碍(图27...
...(一)治疗 ARDS的预后十分恶劣,病死率高达50%~60%,至今尚无特异的疗法,只能进行针对性或支持性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和组织缺氧,防止进一步的肺损伤和肺水肿,为治疗的主要原则。 1.原发病的治疗 在原发病治疗中应特别重视...
...引起的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血浆外渗,进入肺间质和肺泡内,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临床上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组化检查发现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肾、胰、肾上腺和骨骼肌等细胞内,因此一般认为其发病...
...<200mmhg) ⑹胸片示肺泡无实变或实变≤1/2肺野。 4.晚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下述6项中3项: ⑴呼吸窘迫,频率>28次/分。 ⑵(fio20.21)pao2≤6.60kpa(≤50mmhg) ⑶paco2>5.98kpa(>45...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清,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不正常或病毒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新生儿期心脏传导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改变易导致心律失常。此外,病毒性心肌炎、呼吸窘迫综合征、低钙等也可诱发本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心房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