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仅对这些生活中简便易操作的防感冒小妙方加以总结归纳,并且针对不同人群分别制定了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案。 据山西省卫生厅中医局局长文渊介绍,方案提示公众秋冬季生活起居预防要注意避风寒,及时增添衣物;注意劳逸结合,作息要有规律;中医认为“百病...
...煎服,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
...一、秋凉防感冒 秋天气温降低,又常突然变冷,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此,当天气较冷时要注意保温,及时添衣,若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二、秋冻防过头 常言道,春捂秋冻。秋天适当地让身体经受寒冷的考验,对机体是一种锻炼,能...
...常年坚持冷水洗脸,可大大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勤晒被褥 人体每天要排出约1千克的汗水,约0.05千克的油脂。睡觉时可使被褥受潮,还可使被褥里的细菌、病毒繁殖生长。经常翻晒被褥,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把病菌杀死,并去除水分湿气,这对预防感冒是很...
...眩晕,引起失聪。临床上因航空性中耳炎而致停飞者占耳鼻喉科疾病停飞人数的22.4%,占整个医学停飞人数的2.2%,所占比例较高。故该病的检查治疗倍受医护人员重视,同时也对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航空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分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在治疗...
...中医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属“风聋”、“耳胀耳闭”、“耳胀痛”、“耳痹”的范畴。其病机多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或痰湿浊邪,上聚耳窍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其辨证施治的要点是: (1)风邪滞窍:感冒之后自觉耳内胀闷或微痛,耳鸣及听力减退,自声增强,...
...血循环向全身播散,引起败血病及各种化脓性疾病。此外,还会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等疾病。所以,感冒期间要注意有无以下症状: 中耳炎:高烧不退(超过3天以上),耳朵痛,幼儿烦躁,搔抓耳朵。 鼻窦炎:流鼻涕超过10天没有改善迹象...
...冲洗边擤出。 一年四季都应提倡冷水洗鼻,尤其是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可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呼吸道其它疾病。 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克服用手挖鼻孔、拔鼻毛或剪鼻毛等不良习惯,因为损害鼻毛和鼻粘膜...
...手抓耳,伴发热、拒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对于急性中耳炎,应该防患于未然。例如,对人工哺养的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采取正确的喂奶...
...喉咙最痛,且此时鼻水会变浓、变黄。婴儿感冒时,发烧的比率较高,而较大的孩子虽然不易发烧,却容易在感冒时并有腹痛、呕吐、腹泻等肠胃炎症状。 有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感冒的病程约一至二周,但如照顾不当,宝宝感冒可能并发以下疾病: 1.中耳炎——如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