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的同时,筛选一、两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服用,或安装特殊的起搏器。许多非心脏的疾病也可伴有心律失常,如甲状腺、肝胆疾病,颅脑外伤或肿瘤、肾上腺的疾病以及应用对心肌有毒性的药物,如锑剂、阿霉素、洋地黄等,这些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是去除...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周晋,首次运用基因钳等方法,揭示多种中药纯品有否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理,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推翻既往研究结论,为指导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科学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近年,国内先后开发研制几种抗...
...或服药后一段时期内又发生晕厥、猝死,复发了心室颤动。虽然疗效不一,但服用一定的抗心律失常药仍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 2.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在植入ICD患者的随访中,有75%的患者未发生心室颤动。故此病一经诊断后,应尽早植入ICD治疗。 (...
...病因及患儿的心功能状态。药物中毒等心外因素引起者,首先治疗病因,并选用适当抗心律失常药。 1.终止发作 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致心室颤动,应及时终止室速。 (1)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首选体外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电能量2J/kg。婴儿用电击能量...
...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慎重,以免引起猝死。三要选择最适当的治疗剂量和慎重选择给药途径。因为消除抵抗性后,可能出现对强心苷敏感性增高,甚至发生心肌毒性作用。可表现为:ST段降低、T波降低或倒置、二联律期前收缩、房室传导延迟等。必要时可间断...
...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结果表明,电复律前,治疗组和和对照组分别有6人和2人自行转复,其余病人行电复律,到3个月时,治疗组有3人(12.5%)复发房颤,而对照组为11人(45.8%),说明阿托伐他汀能够减少...
...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因而抗栓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正确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以及用药后如何有效监测是临床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更好地掌握用药适应证、了解药物作用...
...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人的一生之中难免出现,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目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据有关资料对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率进行比较表明,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为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为20%~...
... 近年来,可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已用于治疗锥虫病所致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少数病例的临床实践证实确有疗效,其主要适应证为心脏性猝死后的存活者,且其心律失常不能由程序性心室电刺激诱发,也不能为药物治疗所控制。 (2)传导阻滞的起搏...
...发病的同时,筛选一、两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服用,或安装特殊的起搏器。许多非心脏的疾病也可伴有心律失常,如甲状腺、肝胆疾病,颅脑外伤或肿瘤、肾上腺的疾病以及应用对心肌有毒性的药物,如锑剂、阿霉素、洋地黄等,这些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是去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