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二)_【中医宝典】

...斗争的表现,其结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胜则邪退。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这些都是按照扶正祛邪的原则而制定的。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方法,在讨论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运用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53.html

《本经》附子功效释义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风寒咳逆邪气”,实际上取其温里散寒之功,而与痰没有直接的关系。 附子乃大辛大热之品,温里散寒作用较强,这种温里作用包括“温中”,也包括温肾。配伍人参、干姜、白术等组方附子理中丸,即主治中焦虚寒证;若配伍地黄、山药、山茱萸、桂枝等即组方肾气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013.html

乌梅丸活用_老新用_【中医宝典】

...乌梅丸的组方中,有酸敛益阴的乌梅、苦酒,苦寒清热的黄连、黄柏,辛热通阳的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补益气血的当归、人参,全方具有酸敛、清热、温通、滋补等作用。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也是主治诸多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410.html

封髓丹 固精之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医宗金鉴》有“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赞语。清代医家郑钦安在临证中体会到:“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490.html

谈古论今 话邪_【中医宝典】

...眼睛疼、鼻干、手脚沉重、常呕吐、腹里热闷,唇口习习,颜色乍青乍赤,经百日便死:其轻者,乃身体习习而痹,心胸涌涌然而吐,或利无度”,强调“合和汤药,自有限制”,以防邪。孙思邈重中药组方配伍“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适宋《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0.html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方法_中药配伍_【中医宝典】

...比例的枳术丸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以枳实与白术比例为1∶2时作用最明显。说明枳术丸原方组方剂量配比关系的合理性,证明中药配伍剂量的变化对中药复方疗效的影响很大。 对是中药复方配伍的最简单、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形式,其配伍符合中医“七情和合”理论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104.html

张仲景药物服用方法浅探_【中医宝典】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合理、正确地让病人服用药物,是重要一环。汉代医圣张仲景不仅十分注重辨证,务求审证精确,首创了辨证论治体系,而且对所处方药的煎制,服用方法及服用后观察护理等也独具匠心,至今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从服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3.html

《长沙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28.htm

《长沙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学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刊于1753年。作者选出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的244个医方所用药物159种(目录末记为161种)加以阐解。以药名为纲,结合原书中的方药证治,论述各药性、功用、主治及用法。书名冠以“长沙”...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76.htm

建立规律生活_肿瘤癌症常识_【中医宝典】

...癌症病人发病后,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很大变化,要重新建立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医学专家赖斯特·布莱斯罗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和死亡的影响大大超过医药的作用。”故每个癌症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安排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iu/b36926.html

共找到135,9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