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方剂的发展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一、宋代药物学发展的成就与特点 宋代,特别是北宋,由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与推广,大批知儒臣的参与,以及宋以前本草文献极待整理,药物的新发现和用药新经验亟需总结的客观要求等等内外因素,促使本草的研究和编纂工作空前繁荣,...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4.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的中心。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先后成为当时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中心。国内交通的进一步开凿,丝绸之路与东南海运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内外交流。全国人口从秦代两千万到两汉达到五千多万。 汉代官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3.html

清代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王氏书先总述痈疽病因、候、诊法并列症29种。按人体上、、下三部分论外科病证治疗,并兼以内、妇、儿各科病症治疗经验,计外科方75首,杂病验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1.html

明代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现有弘治刻本、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万历刻本、日本正保二年、承应三年刻本,1985年江苏科技出版社点校本等10多种。 王氏学宗丹溪,把朱、李(东垣)的学术经验融合起来,参以本人心得体会和临经验而成是书。全书共6卷。卷1~3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7.html

基础医学的进展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图》云: “宜贼欧希范被刑时,州吏吴简令画工就图之以记,详得其。吴简云:‘凡二日剖欧希范等五十有六腹,皆详视之,喉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则有心肝胆脾;胃之下,有小肠;小肠下有大肠。小肠皆莹洁无物,大肠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5.html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甚多,治病多奇,名振大江南北,民间多有传说。 所著《尚论篇》《寓意草》《门法律》合刊本称《喻氏三书》。另有《伤寒抉疑》或以《问答附篇》附于《尚论后篇》。《生民切要》二卷,今未见。 二、傅山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国家对发展民族医药的要求_【中医宝典】

...发展民族医药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做好这一工作,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以下要求: (1)加强领导。各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4.html

中医历史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1.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医学的总结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祖国医学在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总结编纂整理的趋势。历史上空前巨大的综合性经方书相集大成的医方著作多出现在这一时期,文献整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关于中医的三次论争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追溯中医的历史,恐怕要从远古讲起。早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逐渐发现某些食物能消除病痛;在使用石器的时候,创造了砭石、骨针疗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等。 此后的几千年,从《黄帝内经》,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2.html

共找到376,6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