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诸胀满及结气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千金疗胪胀胁腹满法灸膈俞百壮三报,穴在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同)又疗胀满水肿灸脾俞随年壮,穴在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同)又疗胀满雷鸣酒沸灸大肠俞百壮三报,穴在十六椎下两傍各一寸半。(同)又疗胀满气聚寒冷...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4-22.html

四时经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学著述,集汉以前学之大成。四时经就是其中的两篇,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学的珍贵文献。 四时经 该篇收录在脉经·卷一之中,与内经难经及王叔和自己的撰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带脉循行经文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经脉别篇曰∶足少阴上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带脉循行图(图)二十八难曰∶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29.htm

眼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辅药方 加减方 按五轮治疗捷 四季加减煎药方 眼有七十二症医治 第一问 第二问 三问 四问 五问 六问 七问 八问 九问 十问 十一问 十二问 十三问 十四问 十五问 十六问 十七十八问 十九问 第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ouyanke5674/index.html

正文·十七_樊川文集

...,疲人乐生。望为准绳,立作据仗,名实兼备,德位两高。汉史曰:“理行尤异者就加。”曰:“有功于人者进律。”秩崇八座,官副夏卿,举以之,予亦何吝。夫宰相佐天子,公卿助宰相,股肱指臂,任同一身,有事必言,未为越局,无由爱惜,勉答宠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704.html

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在方书中的作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著作,虽然徵引了内经、仲景等书,但言脉部分是以言病的(1—6卷),脉经为中心列出病证,这对理解是必需的,但只列病证而不是或者说是不包括用辩证为观点和方法去“平脉辩证”,质言之,只是死板僵化地列出病证,而非在医理的基础上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3.html

带脉循行歌_刺灸心法要诀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带脉足少阴经脉,上 别走太阳经,合肾十四椎属带,起于季胁绕身行。〖注〗带脉本由足少阴经之,上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故起于季胁,绕身一周行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72/130.htm

十七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如经也,其病在脾,当下利。何以知之?若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此为调,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趺阳脉浮而涩,此阳明之失常,而少阴之如经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33.htm

交会八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孙二穴,父,通冲脉;内关二穴,母,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后溪二穴,夫,通督脉;申脉二穴,妻,通阳蹻。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二穴,男,通带脉;外关二穴,女,通阳维。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列缺二穴,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8-17.html

内经的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从寸口不分三关的情况看。 内经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共找到534,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