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字昆秀,号朴斋。安城(今广西宾阳)人。有感于小儿夭折于麻疹者甚多,乃专心岐黄、勤研麻疹证治。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友人处获静远主人《麻疹辨症》及《麻科秘本》,又补以各家麻疹论述与治麻之方,参以己验,辑成《麻科活人全书》(后...
...清初医家。字东阳(一作冬阳),号嵩崖。河南登丰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少习儒,因母病亦精研岐黄,并以医易同源,亦参易理。撰有《嵩崖(一作厓)尊生书》十五卷(1696年)。为综合性医书,述五运六气、脉法药性、及用药...
...~3届副理事长,盐城市名中医。刘氏早年师从当地名医张宝奇先生研习岐黄之术,勤奋努力,精研经典,博览众家医案,尽得精妙。擅治外感热病、内科、妇科多种疑难杂病,审病问疾详细,用药匠心独具,疗效显著。主张治外感以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复,治内伤以调气...
...中医,是相对西医而言的。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有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称谓。 第一个名字是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名字称悬壶 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李景华 中华悠悠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四大国粹有一篇,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 伊尹烹饪创汤液,六气致病医和谈...
...#e# 【时间】2003年8月28日 【地点】岐黄聊天室 http://387514.chat.yinsha.com/ (20:47:11)羊角锤与[岐黄子]说:今天讨论的题目是‘麻黄汤证’,请大家各抒己见 (20:47:55)[岐黄子]...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岐黄”是人文初祖轩辕牛膝)”的产地,所以药材品种很多。 ...
...【方歌】阴证初起如粟大,不红不肿疙瘩僵,木硬不痛不焮热,疮根平大黯无光。七朝之后不溃腐,陷软无脓结空仓,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含芳。紫黑脓稀多臭秽,若见七恶定知亡,须知此属纯阴证,虽有岐黄命不长。【注】凡痈疽初起,如粟米大之疙答,不红...
...陆定圃,桐乡积学士,兼擅医术,识见超人,凡研究学识,必穷理索奥,务达其旨,于是随笔记述,分门别类,成《冷庐医话》五卷。光绪二十三年,乌程庞元 为之刊行,早已脍炙人口。先生于咸丰五年时,曾着《冷庐杂识》八卷,其 中采摭岐黄家言,正复不少,俱...
...明为其特点。非深得岐黄三昧者莫能为。其注释文字简明平正、切合临床,每能由博返约、提要钩玄。1764年薛生白予以重校加按。亦即后世的流通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