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伤寒论》义理如神龙出没,首尾相顾,鳞甲森然。金匮玉函,示宝贵秘藏之意也。其方非南阳所自造,乃上古圣人所传之方,所谓经方是也。其药悉本于《神农本经》。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垂方法 立津梁 仲师,医中之...
...《本草纲目》药物解说《本草纲目》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主治,列举该药...
...四时用药例李时珍曰︰《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
...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 李氏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氏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尚著有《...
...关键词:李时珍 《本草纲目》附方现代研究全集.妇儿五官科卷中[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758,755. [6]卢嘉锡主编.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39. ...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时珍,撰成于万历六年(1578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中文名称:本草纲目 英文名称:...
...鉴于历代本草中舛谬不少,遂决心重新编修,考历代各类著作八百多种,凡二十七年而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分十六部六十二类,计收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者三百七十四种。全书分部为纲,分类为目;正目为纲,释名为目;物以类从,目随纲举。每药之下列...
...,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六三与上九为应,二与四欲得之,而强施德焉。夫六三之应于上九者,天命之所当有也,非为其有德于我也,虽二与四之德不能夺之矣。是以“食旧德”,以从其配①,“食”者,食而忘之、不报之...
...,亦无桔梗金井玉栏之状”,他不仅绘出正品,还常绘出伪品以作对照,首创出真的药材同给的方法,为减少药名混乱。李中立对当时一些药材的俗名、习用名等,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的正名注明,如绩砂密即砂仁,鳢肠即早莲草等。同时以别名、商品名注正名...
...穷也;而阳已萌。故寒暑之际人安之,如待其穷而后变,则生物无类矣。 「校注」 ①明其未穷:《苏氏易传》作“明及其未穷”,亦通。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 非其至情者,久则厌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