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部位合参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尝谓诊视明堂.察其气色.分其部位.则脏腑之病着.症候之变明.盖部位者.体也.气色者.用也.气色见于脏部者.病在脏.见于腑部者.病在腑.见于枝节之部者.病在枝节.由是而观.有相应者焉.有相乘者焉.合五行而推之.变在其中矣.所谓相应者.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26.html

肤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肤部即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位皮肤发热的症候。即热。古人常据以诊知身体发热,并结合其他症候和脉象,诊断温病。《灵枢·论疾诊》:“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肤热甚,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7/516.htm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没有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深化的去认识这个问题。当然亦没有引起学术界更大的重视,只不过认为是他们的一些学术论述而已。 3、寸关分主脏腑问题莫衷一是 《脉经》提出左右手寸关分主脏腑问题,后人虽然多数人同意这个具有方向性的方法,但对具体内容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色脉诊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部位比桡动脉深,因此不如桡动脉搏动明显。 3、尺动脉尺动脉亦发自肱动脉,斜向内下,穿旋前缘肌,行于浅层肌的深面,至侧腕屈肌深面的桡恻,垂直下降,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其末端与桡j脉掌浅支吻合,形成掌浅弓,桡、尺动脉及其有关的分支、动脉弓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部位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两傍,则季胁也,外以候肾,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素问》)...

http://qihuangzhishu.com/472/58.htm

卷上·躯壳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

...凡致病必有因,而受病之处则各有部位。今之医者曰:病必分经络而后治之。似矣,然亦知病固非经络之所能尽者乎?夫人有皮肉筋骨以成形,所谓躯壳也。而虚其中,则有脏腑以实之。其连续贯通者,则有经有络贯乎脏腑之内,运乎躯壳之中,为之道路,以传变周流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4.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其中脏病辨证是...

http://qihuangzhishu.com/92/66.htm

募原(膜原)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募原(膜原)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 【募原(膜原)】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092.html

水行船的解释_有水行船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有多深的水就航行多大的船。指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五回:「我且有水行船,等什麼鷹神再來,我再做道理。」...

http://hanwen360.com/c/143106.html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_《诊家枢要》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左手寸口.心小肠脉所出.左关.肝胆脉所出.左.肾膀胱脉所出.(命门与肾脉通)右手寸口.肺大肠脉所出.右关.脾胃脉所出.右命门(心包络手心主)三焦脉所出....

http://qihuangzhishu.com/217/4.htm

共找到86,5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