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外科病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的一种,表现为喉结两旁有半球形单个或多个肿块,皮色如常,不紧不宽,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按之不痛,略有颤动感;同时,有心情急躁、多汗、胸闷、心悸、月经不调等症。多由肝气郁结,或脾失健运而气滞及湿痰凝结所致。本病类以突眼性甲状腺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rouying-1701.html

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见《医学入门》卷六。之别名。详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058.htm

马刀侠_外科病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灵枢·经脉篇》等篇。本症即“瘰历”。其生于脏下,形如马刀的名为“马刀”,又称“马刀疮”;生于颈旁如贯珠的名称“侠”。两处病变常相关联,为颈腋部淋巴结结核。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daoxiaying-1683.html

_《丁甘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王左 肩膊肿大如盆,名曰气,难治之症也,治宜调营顺气。潞党参(二钱) 云茯苓(三钱) 生白术(一钱) 全当归(二钱) 大白芍(二钱) 大川芎(八分)陈广皮(一钱) 仙半夏(一钱) 制香附(一钱五分) 淡昆布(二钱) 淡海藻(二钱) 红枣...

http://qihuangzhishu.com/674/80.htm

《杂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6.htm

《杂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7.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 [the greatest;the highest;maximal] ,大也。——《广雅·释诂一》...

http://hanwen360.com/x/592A.html

病状_《虚损病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能荣养脏腑;三损损于胃,饮食不为肌肤。虚而感热则损其阴,阴虚则阳盛,损则自下而上:一损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筋缓不能收持;三损损于脾,饮食不能消化。”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病状的分类和描述颇详。曰:“夫虚劳者,五劳七伤六极...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2.html

内科疾病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一些非医学文献中也记述了内科杂病的病证表现与病因,例如《山海经》已有瘕、、风、狂、疟和疫疾等十余种;有些还论述了症状与候。《周礼》中,已记载季节变换与疾病的关系,例如所叙春季多发头痛,夏季易发疮疡,秋季常流行疟疾,冬季以咳嗽喘息为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8.htm

自序_《治汇补》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节目.次第成章.庶几流览诵读.无简之弊.俾贤智者.俯而就之.即不及者.亦 而致之.是或继往开来之一助耳.但病机变化.诚难尽于纸上陈言.治玄融.岂易罄夫心中妙理.予才末学.兹集少文.是知规矩不足尽匠氏之巧.够率无以喻射者之智.彼...

http://qihuangzhishu.com/636/3.htm

共找到99,9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