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篇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应象大论篇 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指阴阳言。)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6/34.htm

理气活血扶正防治癌症_【中医宝典】

...由于中医对癌瘤发生、发展的独特理论,使得中医防治癌瘤的思辨方法、遣方用药有别于现代医学。现简介于下: 理气 中医十分重视气,认为气循行周身,无所不在,通畅则健康,阻滞则生病。气滞不通,经常表现为闷、胀、肿、痛、结块等,这些症状都能出现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63.html

从《周易》到《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商旅、婚姻、生产等的吉凶祸福,就是说他们把自然界所有的变化,都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即认为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均是由阴阳所主宰。 分析八卦的符号组成,亦可了解《易经》表达的阴阳之间的关系与属性,如以 为乾、 为坤,而乾坤天地是相对存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0.html

阴阳应象大论篇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http://qihuangzhishu.com/100/8.htm

人法于天地论_《中藏经》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寒则拳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究乎此,如其神耳!...

http://qihuangzhishu.com/161/5.htm

开胸理气丸_脾胃病症中成药_【中医宝典】

...开胸理气理气宽胸,消积导滞。用于气郁不舒,停食停水引起的胸膈痞满脘腹痛,饮食少进,痢疾初起。 通用名称:开胸理气丸 汉语拼音:kai xiong liqi wan 剂型:丸剂(水丸)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消积导滞。用于气郁不舒,停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7153.html

阴阳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观念解释地 震,以阴阳失序分析“川源必塞 ”,由此导致西周必亡的社会政治问题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可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阴阳论_《医贯》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姑举其要者言之.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易义.治血必先理气.血脱益气....

http://qihuangzhishu.com/728/4.htm

理气补血汤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_【中医宝典】

...周围神经的再生与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日前,福建中医学院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中药方剂理气补血汤(党参、续断、川芎)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再生,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由于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883.html

认识阴阳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中医理论最核心的东西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4.htm

共找到76,4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