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一章: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南方不同,北部的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的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的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的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的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老子第三章:劫灰和人类的物质文明_道家_【文学360】

...有墨子公输般在军事武器上的彼此互相斗巧。除此之外,墨子·鲁问篇韩非子·外储篇上,还分别记载着墨子曾经用木材制造一个飞鸟。公输般也有用竹子、木材制造一只鸟鹊,放在空中飞了三天不掉下来的记录。还有,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和尚,也用木材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3.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两臂重于天下_道家_【文学360】

...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天赋所生生命的价值。可是,很可惜的,便是当时的君主们,以及后来的君相们,大多都只图眼前的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因此而引出老子有奈何!奈何!奈若何的一叹! 我们引用了庄子·外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4.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五章评析

...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结论。因为就老子的本意来讲,绝对不是为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术的。有的学者:“是愿人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阶级,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这样自可减少人间的许多龃龆纷争。”(张默生老子第60页)也有学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7.html

老子·道经·第四章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给“道”具体作以描述。本来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种写状,这里又接着描写“道”的形象。 老子,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2.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的姓名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根据所流传下来的言论来了解的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老子的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详细解释 1、老年人自称。犹老夫。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康曰:‘此自老子之,亭长何罪!’”晋书·庾亮传:“老子於此处兴复不浅。” 【示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词:“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评析

...,而是,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老子第十二章:花花世界奈聋盲_道家_【文学360】

...五官机能,好像都已走样。无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的成品,反而犹如怪物似的,而且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 因此反复忆及老子本章的话,常常使人低徊有感,不胜惆怅。由机器人来治事的日子,快要来临,甚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评析

...贫富对立,阶级压迫的不合理现实,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好比张弓的‘天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的主张,的愿望。可是,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校读第414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0.html

共找到897,0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