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 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所謂誠明者,性與天道不見乎小大之別也。 義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聖,動靜合一存乎神,陰陽合一存乎道,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 「21」天所以長久不已之道,乃...
...梦矣。空虚之象,不必有实。假令有之,或时熊罴先化为人。乃生二卿。鲁公牛哀病化为虎。人化为兽,亦如兽为人。玄鼋入後宫,殆先化为人。天地之间,异类之物,相与交接,未之有也。 天人同道,好恶均心。人不好异类,则天亦不与通。人虽生於天,犹虮虱生於人...
...容成问曰:世有天生男子音声如女子,外势如婴儿,此何故欤?岐伯曰:天厌之也。容成曰:天何以厌之乎?岐伯曰:天地有缺陷,安得人尽皆全乎?容成曰:天未尝厌人,奈何以天厌名之。岐伯曰:天不厌而人必厌也,天人一道,人厌即天厌矣。容成曰:人何不幸成天...
...补肾益寿,理应在标本兼顾、综合调理的基础上,施以调补之法。如此,方能达到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 寻求良好的延年益寿之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无疾而终的目的,是历来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逐渐发现,肾与人的寿夭存亡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强是生命...
...人也有这样做的。本书不仅对天下篇一文有所阐发,且可藉此研究庄子的哲学思想,作为治中国古代哲学史者的参考。 目录 序言 庄子天下篇述义 附:庄子年表序 庄子年表 后记 庄子天下篇述义序言之一 我写这篇文章,是由研究庄子认识到庄子虽然有三十三篇...
...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及《鹽鐵論。輕重篇》文學所謂「管仲設九府徼山海」之傳說相符合。王即《輕重甲篇》「故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之王,謂以壟斷山海之利權而王天下也。尹註釋「海王」為「以負海之利而王其業」者非...
...;又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于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正蒙·诚明篇》)因而他主张顺性应天,反对人为的灭理穷欲之举。其思想不仅突出了中医一贯秉持的“天人相应”的根本主张,而且还肇发了元代医家李时珍...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
...皆原于一。”下文所云“内圣外王之道”。宣云:“又答。”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若孔子言颜氏不违宗主也。谓自然。不离于精,谓之神人。成云:“淳粹不杂,谓之神妙。”不离于真,谓之至人。成云:“凝然不假,谓之至极。”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
...老聃之役,司马云:“役,学徒、弟子。”有庚桑楚者,俞云:“列子仲尼篇‘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张湛注:‘音庚桑。’贾逵姓氏英览云:‘吴郡有庚桑姓,称为七族。’然则庚桑子吴人与?”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李云:“畏垒,山名也。或云在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