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内伤证候相类,治法悬绝,不可不辨。伤于饮食劳役,七情六欲为内伤;伤于风寒暑湿为外感。内伤发热,时热时止∶外感发热,热甚不休。内伤恶寒,得暖便解;外感恶寒,虽浓衣烈火不除。内伤恶风,不畏甚风,反畏隙风;外感恶风,见风便恶。内伤头痛,乍痛...
...二丁颗粒的用途主要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热疖痈毒,湿热黄疸,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热火眼等症。 【产品名称】二丁颗粒 【产品分类】药品/中成药/肝胆病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3153 【主要规格】每袋装20g。 【主要成份...
...春应温而反热,是为非时之气。所感之风,风中必夹热气,故名风热。此不但与风温为两途,抑且与热病为各异。盖风温、热病,皆伏气也;风热之邪,是新感也。初起寒微热甚,头痛而昏,或多汗,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黄,舌起黄苔,脉来浮数是也。当用辛凉解表法...
...黄胆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胆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胆,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
...致病邪气应具备风热之性。 中医古籍中,虽未针对手足口病作针对性论述,但对疱疹之成因却有较详细的解释。赵佶《圣济总录》:“小儿禀受纯阳,脏腑蕴热,自内出外,随气薰蒸,散于荣卫肌肉之间,留连肉腠,或因饮热乳,或因遇时疫,热气乘其肌肉嫩弱,逐变...
...唇风多因胃经素有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起。 【唇风】 本病多因胃经素有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起,俗称“驴嘴风”。多发于下唇,主要症状是唇部红肿,疼痛,日久破裂,流水。...
...王静安医案——风热闭肺 李某,女,3岁。 【初诊日期】 2000年12月5日。 【现病史】 咳嗽气粗,痰鸣,发热,烦躁不安,时有吵闹,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诊断】 支气管肺炎(中医:肺炎喘嗽)。 【辨证】 风热袭肺,热邪...
...向外循环推上星、百会、风池,率谷、太阳若干次,每次1~2钟。 推揉合谷 用拇指指峰或指腹交替推揉左右手的合谷穴,每穴1~2分钟。 如果风寒头痛,有发热、恶风寒、流清涕等症状,项强者,重点推风池穴,加推拿肩井穴。 如果是风热头痛,有发热、微...
...《茶饮保健》蔓荆子茶原料:蔓荆子5g、绿茶3g。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途:外感风热,头痛头昏、目赤齿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蔓荆子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
...有因劳力坐卧阴凉处.后病表虚.不任风寒.少气短促.懒言语声.困弱无力.○此因劳役辛苦.肾中阴火沸腾.后因脱衣.或沐浴歇息于阴凉处.其阴火不行.还归皮肤.腠理极虚.无阳.被风与阴凉所遏.以此表虚不任风寒.与外感恶风相似.不可同外感治.宜用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