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伤暑_【中医宝典】

...阳暑即中暑;阴暑症状较轻,类似夏季感冒;阳暑病情较重。明代麦冬、五味子、太子参各10克,以益气养阴;如出现面唇青紫、肢冷脉微者,可用参附汤救逆固脱。病情严重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当然,中医素有春夏养阳之说,夏天饮用生冷苦寒食物、药物也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253.html

临患务须辨证,施治贵在变通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临患务须辨证,施治贵在变通 宋 兰 我从事中医临床26年,先后在儿科、妇科门诊、内科门诊及病房工作,所接触的患者大多应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为其诊治,疗效普遍反应良好。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医药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蕴藏着无限的宝藏,而整体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87.html

夏季吃姜的养生与禁忌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而自古以来中医也有“生姜治百病”的说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19.html

夏季养生安“心”为上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夏季是阳气达到最高峰的节气,而心脏又是属阳的,所以在夏天保养好心脏是最关键的。 西医认为,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主要脏器,它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中医认为,心脏不但有以上的功能,它还具有精神活动功能,例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447.html

夏季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绿豆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绿豆的寒凉之性能伤阳伐胃,多食容易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病及内分泌功能低下患者的病情。所以,夏季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绿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49.html

开拓思路充实内容完善中医眼底病辨证方法_【中医宝典】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眼底病的辨证方法,使之既能突出专科特色,又切合实际,提高疗效。 ——编者按 眼底病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和涉及玻璃体的病变,在中医属“内障”范畴。“内障”泛指瞳神及瞳神以内的眼病,由于在应用眼底镜以前,眼底无法查见,所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34.html

夏季多吃九种苦味菜_【中医宝典】

...食用方面,夏季多用嫩叶凉拌,也可烹调。蒲公英多吃不伤人,而且还可入药治病。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止泻、利胆、保肝、健胃、降血压、提神、抑菌、抗癌等作用。 第四,苦笋。中医认为,苦笋味甘,性凉而不寒,具消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76.html

夏季中暑应辨证用药_【中医宝典】

...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人丹期间,不宜服用滋补性中药,儿童、孕妇、年老体虚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脾胃不适服藿香正气 夏季气温高,湿度较大,在人们疲劳体虚时,暑湿容易侵犯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968.html

用药不辨证就等于在火上浇油_【中医宝典】

...不分胃热、胃寒、胃虚、胃实引发,一律服用胃气滞痛冲剂。结果,患者常出现予后不佳、反复发作现象。”这是中医界著名专家周超凡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的“不辨证随意服药现象”。 周教授指出,中医在对感冒和胃病治疗中,讲究辨证论治由来已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16.html

夏季也要防风湿病_【中医宝典】

...人们往往认为,风湿病是感受了风寒湿邪气而得,所以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从而忽略了夏季对风湿病的预防。其实风湿病的发生不仅受四季气候变化异常的影响,也与人体的调摄失当有关。河南省中医院骨科邓素玲教授说,中医将风湿病称为“痹证”,认为是由于体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486.html

共找到371,8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