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黑龙江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探索出一种“低剂量持续靶向给药方式”,即将中药与低剂量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上,显示出高效、低毒、不易耐药的优点。此项研究成果去年底发表于美国权威期刊《...
...中鼻道及嗅沟有脓液。 2、鼻及鼻窦内镜检查 鼻腔的前鼻镜或后鼻镜的常规检查,对鼻腔的检查范围都很有限。鼻内许多重要部位,如各鼻窦的开口都是位于狭窄、隐蔽的沟或窝内无法直视,给病情判断和临床诊断带来困难。鼻及鼻窦的内镜检查,除筛窦以外,其他...
...机制的研究。鉴于它们的分子大小和两亲性,其在胃肠道的吸收机制可能非常复杂。 ■化学修饰 利用小分子物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是改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的另一发展途径。例如,维生素B12-蛋白复合物的胃肠道给药系统,必须与胃肠道释放的内源性...
...对待肿瘤这类复杂性疾病,必须依靠综合的、整体的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近日,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举办的“系统生物医学与肿瘤论坛”上,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与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胥彬教授表示,系统...
...肺损伤肯定有关的药物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此后有关药物与肺部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有100余种药物据报道可引起肺部病变。 药物对肺的不良反应系全身药物不良反应的一部分,其临床表现不一。有的呈急性发病,病情严重,...
...沈自尹,1928年出生,浙江镇海人,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55年师从上海著名中医姜春华教授,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临诊,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因成绩显着,于1959年获...
...民族药,很久以来就作为肝炎治疗药物广为使用。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叶下珠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小鼠灌胃给药46mg/kg.d~460mg/kg.d。可非常显著的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SGPT活性升高和D--半乳糖引起的血清SGPT活性和胆红素...
...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研究。 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冯前进和牛欣率领的课题组经过3年的努力,较好地解决了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的配方、制备、质量鉴定、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并且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利用一新的制剂技术,不仅可以将单一的中药...
...主动靶向给药。 ■骨髓靶向给药系统的应用 ▲诊断显像 以胶体微粒为载体将放射性核素导向骨髓,为临床骨髓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无损伤的显像手段,可用于放疗或化疗后活性骨髓量的测定、骨髓活检的定位、癌症的骨髓转移诊断和监测以及骨髓纤维化、镰形...
...发生ARDS。 丝裂霉素导致肺损伤的首例报道在1971年,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甲氨蝶呤导致的肺损伤发病率在7%左右,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甲氨蝶呤对肺的毒性与剂量无关,但与用药频率有关。有研究表明每天或每周1次给药肺毒性的发生率较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