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药知识的积累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发展,农作物产量品种的增加,自然使药源有所增加 , 如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薏苡仁等诸多药物,壮族地区均有出产,当时壮医对许多植物药的应用,由此可见一斑。另外,从出土文物考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这一时期药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31.html

第六章 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医药经过较长时期知识的积累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具有民族及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的雏形。在学术上具有与中医及其他民族医药(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不同的特点,即地方民族特色。它不是某个壮医个人创造的,而是无数壮医及人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14.html

热_《麻科活人全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河间凉膈散去炙甘草、芒硝治之.收后而热兼大渴者.以白虎解毒汤加元参、黄柏治之.白虎汤 清肺金.泻胃火实热.小便赤者宜之.小便白者慎用.石膏(八钱) 知母(三钱) 炙甘草(二钱) 粳米(半合) 水煎服.解毒汤 治麻热甚.火毒不退.初出亦宜....

http://qihuangzhishu.com/703/45.htm

水之主,以制阳光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唐、王冰对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后又简称为“水制阳”、“滋水制火”、“滋阴涵阳”。是用滋阴水之袪,以抑制亢阳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而不见效或反而严重时,那么,这种热证就是阴虚阳亢的性质,屑于肾阴虚,应该滋肾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uangshuizhizhuyizhiyangguang-2700.html

中医治疗筋骨的中药方剂大全_【中医宝典】

...虎骨酒 虎骨药酒 茴香丸 茴香圆 虎胫骨酒 活络通经丸 活血应痛丸 活血应痛圆 加减神仙既济丸 健步虎潜丸 坚骨筋膏 椒红丸 加味四斤丸 金钗石斛丸 金钗石斛圆 筋骨散 救苦膏 九制硫黄丸 九子丸 鸡血藤膏 橘核散 菊花酒 立安丸 灵宿丹 ...

http://zhongyaofangji.com/zhuzhi/zhuangjingu.html

第一章第六节关于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的问题_【中医宝典】

...历代古籍不乏关于医药的记载 , 而且文献不应单纯理解为 文字记载 , 正如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外工作方面所强调的:"有关人种特点的记叙、说明、典型的话语、民俗项目以及巫术仪式的惯用语句 , 都应当作为描述土著居民精神状态的文献内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4.html

第二章第三节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医药的关系(2)_【中医宝典】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为导引等物理疗法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 , 古壮字得到发展 , 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 与中原汉族的交往增多 , 先民的经济生活明显改善 , 医药迅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佛教、道教传人壮族地区 , 对壮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1.html

第九章第二节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1)_【中医宝典】

...1987年的普查,仅广西境内的中草药就达4623种之多。 此外,广西各地、县在20世纪50年代,尚编有不少区域性的医药小册子。上述药物书籍的刊行,为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发掘、整理药,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成立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1.html

第四章 第三节 古代科技与医药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马头乡青铜针年代最早,贵港银针的形制与现代针具更加接近,足以表明其在当时的先进性。可见医药与古代科技密切相关,并随着古代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积累经验向前迈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32.html

五加腰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五加腰酒——原名“五加皮浸酒” [药物组成] 五加皮二两半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独活一两半 乌喙(炮裂,去皮脐)一两半 干姜(炮裂)一两半 石楠一两半丹参二两 防风(去芦头)二两 白术二两 地骨皮二两 芎劳二两 猪椒根二两 干熟地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300.html

共找到768,2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