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熟地黄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方考》干熟地黄丸人参(一钱) 当归身 酒黄芩(五钱) 干熟地黄(一两) 柴胡(八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半) 炙甘草 天门冬(去心) 地骨皮 枳壳(麸炒) 黄连(酒炒) 五味子(三钱)血弱不能养心,心火旺盛,肝木自实,瞳子散大,视...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ganshudihuangwan.html

六味地黄丸如黄柏知母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方考》六味地黄丸如黄柏知母方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去核) 山药(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三两)黄柏 知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宜此方主之。肾者水脏,无水则火独治,故令肾热。肾主督脉,督脉者,行于脊里,肾坏...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uweidihuangwanruhuangbaizhimufang.html

鹤知夜半的解释_鹤知夜半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鹤夜半而鸣。比喻专长。也比喻偏知一隅。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适偶所偏解,犹~,燕知戊己,而示必达于他事也。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

http://hanwen360.com/cy/54142.html

中医的名与实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理论各异,治病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都应归属于中医的范畴。 中医名称的产生是近代的事。西学东渐,为和西医相区别,便旧医国医中医等的不同提法﹐中医的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典型代表,汉医药学自然有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1.html

治病当祛邪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总结出来的,本以为是独家心得,2011年5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一文让笔者看到了持相同观点的人。 笔者所持以上观点,是在对反复发生的口腔溃疡慢性结肠炎的治疗过程中体会到的。首先说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1.html

以脏补脏医学根据吗??_【中医宝典】

...民间常听说:胃痛呀,蒸猪肚子吃。心脏病,吃猪心。骨折了,要炖筒子骨吃。贫血了要多吃猪肝。阳痿要吃狗鞭。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理论提出的治病方法。 所谓以脏补脏,就是以动物的脏器来补人体的脏器的不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367.html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方考》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去核,炙) 山药(四两) 泽泻 牡丹皮(去木) 白茯苓(三两) 黄柏(盐炒) 知母(盐炒,二两)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有余沥,囊湿生疮,小腹里急,便赤黄者,此方主之。肾者,...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liuweidihuangwanjiahuangbaizhimufang.html

施杞_二、内外一体论: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推理过程。《内经》中的百病之生,其因,因有所感,显其症。说明诸内必形诸外的过程。诊察疾病时,应遵循审证求因,澄源溯流的思想;临床治疗时,应守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原则。在他作为总主编的《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中,以辩证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7-2.html

祝由祝由科名义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祝由祝由科祝由一词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句中的祝由一词,古今学者都注解,但大都误释。如唐·王冰注:祝由:祝说病由。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535.html

裘沛然_五、治病先治心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裘氏临床强调治病治心。尝云:中医历来重视心理治疗,一个不重视心理治疗的医生,不是一个负责的医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不仅主宰人的精神活动,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7-5.html

共找到597,1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