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_【中医宝典】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阳胜则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7.html

_《濒湖脉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女子怀胎三月兮。《脉经》曰:代散者死。生泄及便脓血。五十不止身无,数内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脏绝,四年之后多亡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应。动一止一年殂,更观气色兼形证。两动一止三四日,三四动止应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自...

http://qihuangzhishu.com/110/29.htm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和朱震亨丹溪,后世合称为“金元四大家 ”。 刘完素在系统研究《内经》运气学说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主火论”为特点的学术思想,倡“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疾病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7.html

海派中医名—— 论“海派中医”名实内涵_【中医宝典】

...学术观点和学术代表人物命名不同,以学术观点命名者如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滋阴派、温阳派扶阳派、肾命学派、经方派、时方派等;以学术代表人物命名者如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等。如著名的“丹溪学派”就是指创始于元代伤寒论》条文次序问题形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54.html

音奇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毛发焦竖.多嗔不悦.其候颇似于疳.今叙方于后.虎骨丹治 .虎头骨涂酥炙黄一两 鬼臼一两 草龙胆去芦一两 鬼箭取羽一两 琥珀半两令研白胶香半两令研上为细末.同研匀.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粒.乳香汤下.无时.又方 治如前...

http://qihuangzhishu.com/628/140.htm

何首乌酒——疥癣_【中医宝典】

...中医临证备要》 【配方】何首乌30克,当归身、穿山甲、生地、熟地、虾蟆各20克,侧柏叶15克,松针、五加皮各30克,川草乌各5克,黄酒3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碎细,布包,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主治】牛皮癣。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451.html

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相关取代五行后与中医其他学说如何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方面五脏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在具体生理和病理上如何体现有待逐个地总结…… 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有待全体中医界的努力。 选自《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第2期,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者加D4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872.html

关格尿毒症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肾阳虚衰的一面。关格一,最为危候,如林佩琴说:“下关上格,中焦气不升降,乃阴阳离绝危候”《类证治裁·关格》。对于关格,中医文献论述较多。在《内经》关格为以脉论证,即通过脉象的变化阐述,亦即通过人迎、寸口脉象的亢盛,反映阴阳离绝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28/252.htm

体质学说的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肉者,善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痹。《灵枢·五变》等记载。由此可见,由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别,不同体质的人发病情况也各不相同。肥人多痰湿,善中风;瘦人多火,易得痨嗽;年老肾衰,多痰饮咳喘。凡此种种,均说明了体质的偏颇是造成...

http://qihuangzhishu.com/44/95.htm

可下证血证附_《伤寒总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六日以上,至余日,日晡则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妄撮,常见有此撮空候,故改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脉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可下。一服利,止后服。过经谵语者,可下。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ongbinglun/746-5-5.html

共找到619,2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