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盖闻道原于天.而具于心.心者生之本.形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窍开于舌.其经通于舌.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约而言.大纲有五.一曰形容.二曰气色.三曰苔垢.曰津液.五曰部位.五者分论.则其体...

http://qihuangzhishu.com/736/51.htm

华氏脉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华氏脉诊法把繁琐的脉象归类简单化,使有规律,让初学者能体会很好。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能用脉诊断断出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的脉方法。 时下社会中兴起一种新的诊病学——手纹手色诊病学,在中医它属于望诊内容的一部分,它比较直观,比较准确,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形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41.htm

望目都什么?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目对脏腑疾病的诊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望目包括眼神、眼色、眼形及眼态等方面。 目对脏腑疾病的诊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目包括眼神、眼色、眼形及眼态等方面。 (1)望眼:如果病人视物清晰可见,眼珠黑白分明,则病容易治。若白睛色浊...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81.html

五色十法合参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望诊之法.五色交错.已述于前.十法合参.当讲于后.盖察其气色.分其生克.固知其病顺逆.症从违矣.由是参以浮沉之法.则知其病表里.参以清浊之法.则知其病阴阳.参以微甚之法.则知其病虚实.参以散抟之法.则知其病远近.参以泽夭之法....

http://qihuangzhishu.com/736/27.htm

壮族医学特色诊疗_【中医宝典】

...诊断 除了目之外,壮医还有不少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而且多强调整体诊察、数合参,以其对疾病的本质获得较为正确的认识。 (一)望诊 即通过肉眼观察而诊察疾病。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与自然相通,龙路、火路沟通体内,五脏六腑精华皆上注于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03.html

阴证和阳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三)阴证和阳证的鉴别阴证和阳证的鉴别,按对照如下:1。 阴证①望诊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②闻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③问诊 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

http://qihuangzhishu.com/92/52.htm

什么是诊法合参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嗅觉与触觉来对病人进行诊察,而问诊则概括了病人的感觉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问题的叙述。它们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能彼此取代。所以,只有全面收集资料,才不致遗漏辨证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为正确诊断创造良好条件。故明代徐春甫曾云:"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8.html

中医应该是这样学的(2)_【中医宝典】

...去与结合,他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存根本,最重要的他是我的生命与灵魂,自问有谁会接受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呢!故而看到有人糟蹋中医讲话就难免有些过激的地方,在这里我向诸位道歉,我无意伤害任何人。我的脉现在可以做到全身任何部位的检查包括神经肌肉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17.html

局部望诊皮肤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主要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及皮肤特有的病症如斑疹、痘疮、痈疽、疔疖等。 1.色泽形态 正常人皮肤润泽,柔软光滑而无肿胀。‘全身皮肤肿胀,或只有眼皮、足胫肿胀,按有凹痕者,为水肿;皮肤干瘪枯槁者是津液耗伤;小儿骨弱肌瘦,皮肤松弛多为疳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85.html

共找到861,5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