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徐春甫《古今医统》)。由此可以深感脉诊在中医诊治中的重要性。然而,中医脉诊的现状,正如陈先生所言:“由于受西化思维的影响,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西化,忽视甚至遗弃了中医四诊,反而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诊脉述症的...
...当然要有四诊包括脉诊的参与,不但如此,在中西医结合的工作中,乃至西医在使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时,亦都需要使用脉诊,中西两者在接触中就给脉诊提出了新任务和新发展的要求。 在近几十年的实践中,大家有意识无意识地积累了若干这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虽然还...
...《脉经》曰∶七诊者,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思虑也;三均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也;五稍重指于肌肉之际,取其胃气也;六再重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也;七详察脉之往来也。据《脉经》所说,指临时言。以余诀之,用功不在临时,...
...体内有病必然会在体表有所表现。这也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原理,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可是现代的医生们差不多忘记了一个事实:人体是一台更精密的仪器,当今科技研究的仪器想接近人体的精密水平还差了一大截。这就是为什么心脏难受,心电图做不...
...七诊者,诊宜平旦,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未散,三也;饮食未进,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也。九候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为九候也。浮以候表,头面皮毛汗腠之属也;沉以候里,脏腑二便骨髓之属...
...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诊,则于其病情而知之。一法为对待,如浮沉对待,缓急、大小、滑涩各对待,皆两不相侔,判然可识者也。一法为微甚,从对待而推之,或甚浮微浮、甚沉微沉之过不及,以从容而知之也。一法为悬绝,如太过、三倍、四倍、不及之迥...
...按诊:用手指轻压体表,以测知其下面部分坚实程度之一种物理诊断方法 palpation...
...是右侧)。诊法有四诊: (1)望腹:望腹之外形,是丰隆或下陷(丰隆者为实,下陷者为虚)?观察其胃肠蠕动或腹肌跳动以及皮肤之色泽如何? (2)闻腹:用听觉来察知腹部的声音,如能加用现代医学听诊法则更好。古台州原文有载:“左、右不容、承满处痛,...
...(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诊法虽有十度,而总不外乎阴阳也。十度,谓脉脏肉筋俞,是为五度,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为十也。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是也。肉度,如卫气...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四诊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的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诊可与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诊的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诊可知腹部脏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