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证其三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目眩、呕吐诸症俱现。暑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侵入营血,故有心烦、心悸,谵语等心神不安之症。伤寒少阳病不同者,即其未人阳明时,绝无谵语之状;且化热伤阴较暑邪为轻为缓,虽有口渴,绝非大渴;舌质淡白或淡红,绝无绛舌,故不可单纯和解清热,而应重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0.htm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原文-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狂飙一文。参看三闲集·吊 〔4〕陈源的批评参看本卷第113页注〔8〕。 〔5〕“汲汲乎殆哉”语出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6〕五色旗参看本卷第58页注〔4〕。 〔7〕刘大杰的文章题为呐喊彷徨野草,刊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51.html

卷十 命上第十二_尚书正义

...高宗梦得,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梦得贤相,其名曰。○,本又作兑,音悦,注及下篇同。相,息亮反。下同。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求之于野,得之于傅岩之溪。作。命为相,使摄政。 [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192.html

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为未解也,大柴胡汤下之。更有本柴胡证,医以丸药,下之微利,胸□满而呕,日晡潮热者,小柴胡加芒硝汤下之等。是仲景亦有汗、下之法,惟在临证详察,因病施治,不可执一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注】少阳者,胆经也。其脉起于目锐眦,从...

http://qihuangzhishu.com/337/75.htm

拟豫言原文-出自而已集_【鲁迅全集】

...六月,顾颉刚出版了古史辨第一册,内收他自己和胡适等人所作讨论中国古史的文字及往来信札;书前有他的一自序,详述其身世、环境、求学经过治学方法等等,长达一○三页,就像是他的自传。书中各,往往以主观武断的态度对待古代的史实和人物。 〔6〕...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64.html

诊脉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下部地,主脐下至足之有疾。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总为九候( 十八难文)。朱丹溪曰∶肺主气,其脉居右寸,脾胃、命门、三焦各以气为变化运用,故皆附焉。心主血,其脉居左寸,肝、胆、肾、膀胱,皆精血之遂道...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23.htm

在线阅读

...时,便以“王孔子”自诩。这样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他的续六经自然不会有什么学术价值,所以在唐代就大多散失无存了。今存元经一书,题王通撰,薛收传,阮逸注,实出于伪造,前入辨之已明。 今天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一书。一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17.html

伤寒论六经解一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所列六经,素·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灵·经脉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灵·经脉义不合。经脉三阳经皆有头痛,阳明始有恶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阳,更以胃实为正阳明;经脉嗜卧...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4.html

难经难经的几个有关问题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素问的引证见不见于原书,引不引证灵枢,这难经的真伪又有什么关系昵?廖氏这种论证方法明显是不合理的。另外千金外台时早已是用独取寸口了,怎么能难经截然不同呢?受廖氏影响,恽铁樵亦有类似的论调,他:“中国古...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6.html

和解凝膏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中国药典和解凝膏 外科全生集和解凝膏 外科传薪集和解凝膏 外科全生集和解凝膏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处方】鲜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

http://zhongyaofangji.com/y/yanghejieninggao.html

共找到897,0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