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_国医大师徐景藩恬淡随缘 修身养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气而生,生病总是难免。徐景藩对付身体小恙,就自己开点中药汤剂,少则1~2服,多则5~6服,总能药到病除。这既是源自他对中医药学的坚定信心,也是对自己医术的信心。心理保健 仁术济世中医常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jingfan/1105-1-0.html

关于中医的三次论争_【中医宝典】

...在西医那里割掉一个肾,得出的结论也是无理由之出血症 梁仲策的《病院笔记》中对西医略有微词中医之理想,虽不足以服人,然西医之武断,亦岂可以服中。而徐志摩在《我们病了怎么办》一文中也提到西医所谓科学精神,原来是拿病人当标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44.html

阅读古医籍要从识字开始_【中医宝典】

...,还是假借义。 如果字义是引申义或假借义,则需要因声求义六书中的形声、转注、假借就是寓声于形,即通过汉字的读音来识别字义。什么是因声求义以及它的原则和方法呢试看一例《素问·气穴论篇》言帝捧手逡巡而却曰,意思是黄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9.html

什么是中医特色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等等等等,自有其意想不到的神奇微妙。至于阴阳二字,也不过聊作参考而已。 天人合一学说,也是中医特色之一。它发源于道教,之后被三家(、儒、道)所接收继承。为了适应各家的需要,在东汉时代即分道扬镳而各自为政,到现在这三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20.html

的层次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从小柴胡汤的用量,我们看出了中医的一点门道。它取三、八之数,是跟寅卯辰相应,是跟少阳病的欲解时相应。我们辨证开方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使疾病欲解所以,与欲解相应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象、数、物的不同层次。数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它归到象上来...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67.htm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12.html

抢救中医艺术_【中医宝典】

...世界,道理很简单,中医以人为本,强调平衡和谐与斧正怯邪,与害并育而共存,与万物沉浮于宇宙;而西医以物为本,所谓对抗性治疗,完全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模式,强调把病毒斩草除根,哪谈得上以普通而高贵的灵魂投身社会,包容天地啊 然而,当前,一个不容忽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23.html

虚证从何而来_【中医宝典】

...水桶,但与那冰球守门员却不相伯仲。西医说那叫营养不良性水肿中医当然归为虚证。治疗十分简单,只需饱吃几顿那肿就消了。不过,这个十分简单的疗法在那个年代却是十分困难的。 这一种虚证是下层老百姓的专利,大人物是不沾边儿的。而最基本的虚证是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674.html

任继学_继往开来 德艺双馨——缅怀国医大师任继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编者按首届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他从医60余年来,始终奋战在医教研第一线,主持完成了七五九五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他敢为天下先,用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创新发展了中医急症医学体系,成为中医急诊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renjixue/1090-3-0.html

邓铁涛_振兴中医,不是另起炉--灶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了中医事业,95岁高龄仍呐喊不止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用西药吗心里戚然。现在全国最欠缺的是有真本领的铁杆中医。如果不注重传承,造成断代,意味着中医药被处以死刑。几十年来,中医、教、研、药各方面,都以西医的模式为准绳。现在看来,这一模式,对中医之束缚多于帮助。因此,必须对中医重新做深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engtietao/1085-1-0.html

共找到907,3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