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肤粘膜均可见出血点,不突出皮肤表面,常伴瘀斑。分布部位无特殊固定点,常伴有鼻鼾,牙龈出血重者可见颅内出血,而且有血小板减少,血块收缩时间延长的明显特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系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或内脏出血。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发病原因 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原体如表1。 (二)发病机制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随病原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致病的可能机制有:①巨核细胞直接受损,产生血小板减少;②病原体直接破坏或消耗血小板,血小板...
...(一)发病原因 各种剂型的肝素均可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实验研究表明高分子量的肝素更易于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与临床中所观察到的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的结果一致。 (二)发病机制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以皮肤的瘀点及瘀斑,粘膜及内脏出血为特征。本病按发病原因明确与否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本篇主要讨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原因]本病确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
...(一)治疗 对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如果血小板数目不低于50×109/L,而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继续应用肝素治疗,一般血小板数目可以自行恢复。当血小板数目小于50×109/L或者有血栓形成的表现时,才停用肝素治疗。停用肝素几天...
...西医治疗 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因,进行病因治疗。如血小板在30×109/L (3万/mm3)以上,出血不严重,可不做特殊治疗,因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自限性疾病,数天或1~2周可自然恢复,如血小板数≤30×109/L (3万/mm...
...(一)发病原因 1.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上分2型,急性型与病毒感染有关,如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及病毒性肝炎等。 2.继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造血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瘤...
...血小板减少,皮疹为斑丘疹。其他还应考虑鉴别的有猩红热,Reye综合征,葡萄球菌性烫伤皮肤综合征,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落矶山斑疹热,钩端螺旋体病和病毒性出疹性疾病。这些疾病可根据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培养和血清学试验加以排除。 多见于既往体健、月经...
...(1)出血:这常是该病的最早表现。不少病儿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因血小板减少而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或其它出血表现,如鼻衄、牙龈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结膜下出血等。颅内出血并非少见,有时甚至是患儿致死的原因。本病常被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