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良相,故小大不同,而疲癃可起,夭死可苏,亦菀乎张、韩二公之用心。余不佞言之无文,聊述成书之概于篇端,其订讹正误,尚有俟于后之君子。时万历己丑仲冬之吉金溪后学龚廷贤书于恒我斋。...
...读太阳篇我们首先要看这个篇题,就像读书首先要读书名一样。这个习惯大家应该养成,特别是一些需要精读的书,那是一个字也不能放过。读经典必须弄清三义,即字义、句义、总义。三义清楚了,没有读不懂的经典。我们首先从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篇题:“辨太阳病...
...散、旋覆代赭汤等上注下灌。连续治疗6天无效,拟定手术治疗。但患者因16年前患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曾多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腹部已做过3次手术,故不愿再接受手术治疗。查患者脘腹胀满,脐上及脐旁可见圆形、长条形包块突起,按...
...气候特点时寒时暖,天气多变,春雨增多,常有春雪和低温晚霜。可能发生或流行的主要疾病及其预防3月份是甲肝高发月份,肝炎防治工作不能放松,一旦发生肝炎应及时隔离治疗。3~4月份是流脑、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托儿所、...
...的应用。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质疑录》医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医论四十五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
...彝医认为,人以气血为生命的根本,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气生于:“大肠与小肠间,脐底之上。”只有气血在人体内运行通畅,环流不息,贯通三焦,生命活动才能得以延续。 彝医将气分为清气和浊气两类,认为清气和浊气在人体内有着各自的循行...
...八十一难经。医经之兴。始于黄帝。故系之黄帝者。以明其义。皆有所受之,而非私智曲说也。纪天锡曰。秦越人将黄帝素问疑难之义。八十一篇。重而明之。故曰八十一难经。吴澄曰。昔之神医秦越人。撰八十一难。后人分其八十一为十三篇。予尝慊其分篇之未当。厘而...
...而后成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世人徒知其精数学耳。丹溪研心理学,得白云许先生之传,因师有疾,而后学医,人亦止以医称之。而元史列之道学传,则知云来先生他日传之不朽者,不仅以医,以有《卮言》在也,美哉展成先生之序也。曰∶医安得有暇,夫天下事,何者不以...
...撰注。刊于1756年。本书将通行本《灵枢》81篇按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及疾病9类的次序重予编次,并在个别原文段落之后加以注释,于中确有精辟见解,足以解悬。现有多种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灵枢素问节要浅注》医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